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團圓時刻,來到1053名孤兒的“家”

2024-02-06 08:26:44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莊勝春 傅蕾 等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本,養父去世后,我可能初中就輟學了,不知道現在會在什么地方打工。”
  ——阿寶,大三學生
  “過年?外婆家過一天,伯伯家過一天,我感覺哪里都是家……但說實在的,我沒有家。”
  ——小賈,大一學生
  “怎樣做一個對孩子來說好的父母?生而不養,很不負責任。”
  ——小熊,研一學生
  春節前,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在長沙見到這三位在校生。不細聊,很難想象,他們是帶著怎樣的人生之「缺」,一路長大。
  這份「缺」,也讓他們產生了交集。在「回家團圓」的日子,欄目組跟著他們,先回到一個共同的「家」。
  這個家,是一座「園」。
  「缺」與「園」
  “我們園里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對外面的世界很膽小、很懼怕。”
  湖南湘西州,武陵山脈貫穿全境,下轄七縣都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九年前,經民政系統摸排,全州孤兒共1891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5倍。
  一場漫長的人生扶助計劃,從一棟5層建筑里生長起來。
  2015年,湘西州政府設立慈愛園,實行散居孤兒集中養育,成為當地第一所專門的孤兒服務機構。全州第一批102名散居孤兒,在這一年夏天入園。
  當時,小賈和小熊就在其中,一個11歲、一個15歲。他們的集體生活記憶,是從每天早上的輔導員叫早聲開始的。
  “到點了,起床了,石XX,起床了,洪XX,起床了,朱XX,周XX,起床了……”
  一個個名字,在三四五層接連響起,從初中到小學,再到幼兒園。
  “天冷,穿厚一點衣服”,“打開窗簾,打開窗戶”……想象一下,接下來,輔導員阿姨有哪些事要忙?
  穿衣服、發襪子、洗漱、打掃、排隊擦香,用大盆沖奶粉、監督孩子不挑食,還要幫孩子準備一道菜、帶去學校參加“美食節”……
  還有很多生活細節,輔導員一一記在交班本上。
  “要換的衣服,給XXX了。”
  “XXX,吞口水痛,明天給他領點藥。”
  “XXX,要剪頭發。”
  “XXX,虎牙松動,尖牙從側面長出來了。”
  天色,一點點變亮。孩子們坐上校車,走上一個普通家庭孩子成長所經歷的日常軌道。
  普通,對他們來說,就很不易。
  “小時候,有沒有受過欺負,因為你的家庭?”
  “有,說我沒有父母,是一個孤兒。我會選擇走開或者是不作聲,任由他去說。”
  “我直接罵回去,一個打她們三個。沒打贏,然后躲到一旁哭。”
  如今,她倆都已長大,成了弟弟妹妹眼中的榜樣。她們也最知道,「膽小、懼怕」甚至「敵意」,是弟弟妹妹們必須過的一道坎。
  “有的孩子完全不敢與人接觸,吃飯的時候,我們全部去找他,結果他就躲到柜子里面,或者是床底下”……還有原生環境中帶來的習慣,“哭,鬧,吐口水,罵臟話,學校老師很是頭疼……”要過這道坎,園里得一個個打開孩子們的心。
  “淋浴”,是小賈進園的“第一印象”。
  她這樣解釋“親人”的感覺——“教我們一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不會的事。”
團圓時刻,來到1053名孤兒的“家”
        從「園長」到「薇媽」
  “你腦袋是不是包鐵皮了,你去搞這個?”
  善意的罵聲還在耳邊。在接下慈愛園創園園長的工作前,張薇是州社會福利院的黨支部書記、副院長。同樣是州民政局所屬事業單位,區別在于,“一聽說有100多個活蹦亂跳的孩子,嚇壞了,我能力有限,干不了。”
  開園前兩年,張薇的確幾度“崩潰”。開園第一天,“孩子哭,年輕的輔導員也跟著哭”,包括廚師和門衛,26個員工都沒見過這陣仗,“頭都炸了”;開園后,有孩子半夜從三樓剪開防盜網,偷跑出去上網;園門口有條河,夏天的晚上她總睡不著,“怕孩子偷偷下河”,必須派人巡邏……
  也正因此,慈愛園從一開始就伴有爭議。
  2010年,我國制定了孤兒最低生活費標準。在湘西,標準已從當時的月均270元,增長到如今的月均超千元。吃穿有保障,為什么還要去搞這個“集中養育”?
  也許,你還記得那個“1.75倍”。
  過去的湘西,“缺醫少藥、因病死亡的人多;在外務工,做臟活、累活、險活,務工事故多;村寨兩三米寬的泥巴路,發生交通事故幾率大。”
  回憶起當時的決策,慈愛園的推動者、時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武長說,要做到精準扶貧,黨委政府必須把弱勢群體保障好、把孤兒保障好,否則就是失職……“生活費,只能供吃飯,但要斬斷代際貧困,孩子要讀書,要受教育”。
  他認為,把大山深處的散居孤兒聚在一起,是最適合湘西的辦法。
  張薇的手機里,存著園里每一個孩子的照片。她家訪的路,遍布湘西。“征得本人和監護人同意”,是孩子入園的必要條件。
  一開始,很難。“當時還沒脫貧,很多家庭住在大山里,房子漏風,我都想象不到他們冬天怎么住”“路又陡又滑,全部是泥沙,兩邊的草,開窗全都伸進來了”……在古丈深山,記者和張薇一起,走進小向家的木房子。
  她是2015年首批入園的孩子,現在讀大二。母親生下她就走了,杳無音訊,父親后來在外務工時因腦溢血去世。童年的小向,待在奶奶打豬草的背簍里,“沒時間管,頭上長滿虱子”。但奶奶知道,得讓孩子上學,把小向送去了慈愛園。
  半年后,小向頭上的虱子被清理得干干凈凈。“我們教不好,有他們的幫助,給我教一個乖乖的女孩,大學生了。”
  小向對張薇的稱呼,也早已不是園長,而是「薇媽」。
  「后盾」
  閱讀室里,四位輔導員阿姨,十個高中生。每周末,住校的高中生回到慈愛園,得找阿姨們談話。選文理科、選學校、選專業……在這里,人生的每一步,有人商量。
團圓時刻,來到1053名孤兒的“家”
  小洪是湘西州最好的高中——民中的高一學生,他的輔導員曹微起了急:“他初一初二成績不是特別好,初三一年特別加油,現在狀態又回到了初一……我想他考一個好一點的學校。”
  彭武長的設計是,“讓他們讀自己適合讀的書”,成績一般的孩子,學技術、學技能。
  當年的彭武長,除了“討錢討政策”,也討教育。
  他前后聯系了12所職業學校,一次兩次跑上門拜訪,一是「招生上的支持」,二是「減免學雜費」,更重要的是解決「今后孩子們的就業」,“要走向社會,這個小孩就搞好了。”
  九年過去,湘西州已建起8座慈愛園,覆蓋所有縣市,集中養育了1053個孩子。有人考上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也有人當了兵,還有人回到州福利院工作。目前,還有649名孩子在園。
  小熊是州慈愛園的第一個研究生,考研復試前壓力很大。張薇專門去長沙住了幾天,陪她備考,“她學她的,我忙我的,就是讓她有個定心丸。”小熊看書時,張薇也在想后路,“如果考不上怎么辦,有沒有可能調劑,但我不能告訴她。”
  如今,在長沙理工大學的教室里,小熊告訴記者,“我覺得一個家庭能帶給你的東西,慈愛園都會給你。”
  “你覺得家給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記者問。
  “它可以一直做你的后盾。”

  記者|莊勝春傅蕾高媛
責任編輯:李璐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看看镜子里我是怎么c哭你的| 日日插人人插天天插|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黄色福利小视频| 日韩午夜r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天天影院良辰美景好时光电视剧|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a大片 |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最新|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青青青国产成人久久111网站|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精品福利三区3d卡通动漫|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免费看美女部位隐私直播|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欧美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天天草天天干天天|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国产免费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