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馬曉麗,她有個哥哥叫馬曉文,前幾天去蘭州了。這個粉衣服的小女孩兒是我們衛生隊的隊長,搞起衛生特別積極主動……”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康吊村兒童之家里,幾十個孩子正開心地跑來跑去玩耍,在這里當志愿者老師的賈宇承對每一位孩子都很熟悉。
圖為兒童之家的志愿者老師們正在帶孩子們上課。九美旦增 攝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地震造成當地學校不同程度受損,部分學校損毀嚴重,震區兒童的照護、陪伴、托育問題引起民眾廣泛關注。
賈宇承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大二學生,一放寒假他就從北京來到災區兒童之家做志愿老師。
“1月23日我第一天來到康吊村,來了之后感覺整體情況恢復得要比我想象中的好,村民也很熱情。今天早上還有個小朋友提著一大袋子家里準備過年炸的小吃油果子給我。”賈宇承說。
在積石山寒冷的季節,兒童之家每天都充滿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1月中旬,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聯合蘭州市明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面向全校師生招募志愿者,組建災后重建志愿服務團隊進駐震區安置點多個兒童之家,開展兒童照護服務。
時下正值學生們的寒假,兒童之家的老師們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了別樣的“課程”,從早上開始到晚上,做手工、輔導作業、看電影、做游戲……
“我希望以后能考上大學,和哥哥姐姐們一樣,將來也當老師。”9歲的馬新怡告訴記者,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在兒童之家上課,大哥哥大姐姐們總是耐心地回答她提出的各種問題。馬新怡的父母為了補貼家用已南下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和她,馬新怡很珍惜有哥哥姐姐們陪伴的時光。
板房外的人工草坪是“兒童樂園”,草坪的周圍,三五成群的村民靜靜地坐在遠處看著,臉上流露出笑意。
“地震時我的小女兒受到了驚嚇,一直不說話。直到有了這個兒童之家,她就過去玩,現在每天都很高興,我心里也很寬慰。”村民馬麗娜告訴記者,雖然家里剛蓋的房子在地震中塌了,可看到這些年輕的“大孩子”給娃娃們帶來的歡樂,自己心里也輕松了不少。
蘭州大學大一學生王涵是一位身形嬌小的女生,她的身邊總是有幾個小朋友拉著她的衣角,她走到哪兒他們就跟到哪兒。獨生子女的她一開始很擔心自己和小朋友們無法相處,來到兒童之家卻先感受到的是小朋友們的熱情。
“我感覺被治愈的反而是我,每一天我的軍大衣口袋都被孩子們塞滿各種零食,我也很‘享受’去回答小朋友們瑣碎天真的問題。”看到蘭州大學發布的志愿者招募令,王涵馬上報名參加。“我就是甘肅這片土地養育長大的,當這里需要我,我一定要來。”王涵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