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返鄉
新年新熱鬧
01
為奶奶拍時尚寫真
近日,廣西南寧,有博主在春節期間收到了一個特別的請求,一個小朋友送了她辣條,請她記錄下奶奶最美的樣子。
▲“爆改”前的博主奶奶。河南日報
盡管奶奶最初因滿臉皺紋而有些抗拒,但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她最終接受了這一邀請。這位博主用鏡頭捕捉下了這位滿頭白發的奶奶變成時尚博主的精彩瞬間,并為奶奶留下了珍貴的寫真紀念。
▲“爆改”后的博主奶奶。河南日報
這位博主感慨地說,這一刻,她發現皺紋在奶奶的臉上也顯得格外美麗。網友們紛紛評論,這位奶奶的美真是驚艷,隱藏在白發和皺紋中的美是如此高級。
02
“村咖”新年銷量猛增230%
年前,在安徽涇縣丁溪鄉,一家由牛棚改成的咖啡店貼上了龍年窗花,店里坐滿了顧客,外賣訂單響個不停。店主趙女士笑稱,生意火爆源于提前回村過年的年輕人,放不下一口“續命”咖啡。為此,店主專門開發了多款特色咖啡,讓大家啥也別擔心,安心過好年。不僅是年輕人,村里的不少老人也開始嘗試“咖啡”這一新鮮飲品。
“一年沒回家,發現小鎮上開出了兩家咖啡店、四五家奶茶店,過年期間的下午茶不用愁了。”從深圳回到江蘇揚州郊區的劉筱筱介紹,老家在郊區的小鎮上,往年要喝咖啡、奶茶都要到揚州市區才行,如今在小鎮走路10分鐘就能買到。
▲蘇州某“村咖”。圖自:蘇州吳江發布
有外賣平臺數據顯示,年關將近時“村咖”銷量猛增230%,返鄉年輕人帶火的“村咖”已成為當下“新型年貨”。
03
“村晚”挑大梁
2024年1月中旬,江西省浮梁縣經公橋鎮港北村第十屆“村晚”主策劃人,村委委員趙財玉在“2024年春節聯歡會籌備群”發布了志愿者招募公告。“趙書記,我能負責簽到以及提供道具!”24歲的吳健坤第一時間回復,表明自己參與“村晚”籌備工作的意愿。
在他的記憶中,濃濃的年味兒里總少不了“村晚”這道“硬菜”。這些年,游走在“他鄉”的吳健坤,一直尋著時機,希望能發揮專長為家鄉做點什么。
而遠在杭州創業的王聰,在線上協助“村晚”聯絡工作。和吳健坤的幕后籌備不同,王聰主要負責臺前策劃。
“我希望從多元化、信息化的角度,去提升港北的‘村晚’。”王聰表示,今年他計劃將杭州亞運會同款“機器狗”搬上“村晚”大舞臺,“相信在公司技術加持下,一定能為村民們奉上科技感十足的優質節目。”
據介紹,在港北村,像吳健坤和王聰這樣的青年還有不少。在“2024年春節聯歡會籌備群”中,58名工作人員超一半以上是在外創業、發展的年輕人。
趙財玉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主動聯系她,想為“村晚”出一分力,“未來,我將慢慢放手,讓村里的年輕人挑大梁。”
04
“返鄉深度游”
對于大部分在外地的打工人來說,故鄉是“最熟悉的陌生目的地”。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節,一批常年在外的年輕人不再扎堆旅游,而是選擇依照線上攻略,重新認識家鄉。
▲“返鄉游”帶旺城鎮消費,網友爭相為返鄉人寫攻略。圖自羊城派
“不想去熱門旅游地人擠人,跟家人在家鄉溜達,就叫‘Spring Walk’。”在上海工作的汕頭人盧敏認為,對于離家多年的自己來說,“Spring Walk”的魅力在于重新認識家鄉。
在她眼里,“Spring Walk”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尋找記憶里的家鄉,二是認識飛速發展但陌生的家鄉。“例如,我想到就流口水的那些兒時小吃店,不上網查,我都不知道是否營業,也找不到具體位置。”盧敏介紹,網上的筆記攻略、本地人推薦榜單、門店線上頁面等內容,讓她能夠趁著假期,重新找到這些記憶里的故鄉生活場景。
隨著“返鄉深度游”成為春節出行趨勢,常駐本地的網友更當起“家鄉向導”,爭相在平臺上分享出行攻略。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春節前夕,全國城鎮吃喝玩樂筆記瀏覽量環比增幅達300%,新增筆記數增幅超過120%;不少中小城市也因此使本地消費迎來“開門紅”,三日環比增幅超過200%。
本文轉載自『央視網』微信公眾號,來源:央視網綜合上游新聞、羊城派、河南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工網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