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專訪“國家卓越工程師”李久林

“背水一戰”是膽量更是情懷

2024-02-20 15:57:21 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雜志 作者:尹潔
大號 中號 小號
“背水一戰”是膽量更是情懷
  李久林,1968年出生,河北唐山人,2023年獲清華大學能源與環保專業工程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2024年1月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李久林的辦公室里擺放著一塊特殊的鋼——Q460鋼塊。這是當初為“鳥巢”鋼結構做焊接試驗時留下的一個試件。這塊鋼承載了他很多記憶。
  2003年,李久林成為“鳥巢”工程的總工程師,時年35歲。當時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還有5年時間,因為工程難度極高,而且沒有前人經驗,一些外國媒體斷言:“中國人建不出‘鳥巢’!”但開工33個月后,“鳥巢”如期完成了鋼結構施工的最后一個環節——整體卸載。李久林如釋重負。
  那時的他沒有想到,自己還會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絲帶”工程的總工程師。當北京成為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時,他也成了“雙奧總工”。2024年1月,李久林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鋼板就是我們手中的布料”
  如果把關于Q460鋼材的故事都講一遍,足足可以寫一本書,但李久林精練地將其總結為一句話:“背水一戰。”
  “當時設計師給了我們150張關于‘鳥巢’鋼結構的圖紙,我們看到縱橫交錯的線條,想到的第一個字就是‘難’。可以說,‘鳥巢’的建設過程就是不斷破解難題的過程。”李久林對《環球人物》記者回憶道。
  在此之前,中國的現代建筑幾乎都是方方正正、見棱見角的,工程師們對異形建筑的構型技術和施工方式沒有什么經驗。而“鳥巢”的造型是彎扭的,鋼結構的總重量達到4.2萬噸,構件的偏差值要求在2毫米之內。
  李久林坦言,“鳥巢”開工時,不僅外國人質疑中國建設團隊的能力,國內很多人也沒有十足的底氣。
  “鳥巢”內部沒有一根立柱,大跨度的馬鞍形屋蓋由邊側的24根桁(音同衡)架柱支撐,這意味著鋼結構的每一個彎曲點都要承受巨大的應力。因此,高強度鋼材及焊接技術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當時國產的高強度鋼材主要是Q345,強度更高的還有Q390、Q420兩個型號,但經過測算,李久林和團隊選擇了Q460。“型號數字越大,鋼板強度越高。如果用Q345,鋼板厚度要在15厘米以上,而用Q460,鋼板厚度是11厘米,更加輕薄。”
  問題是,當時國內雖然能生產Q460,但相關產品并不用于建筑領域,想進口的話,由于種種原因,外國不賣。
  “被‘卡脖子’了,我們就自己研發。”李久林聯合了設計單位、分包單位、材料供應商等,一道開展技術攻關。
  那段時間,李久林沒日沒夜、到處奔走,經常一周回不了一次家,“當時我愛人給我打電話,都是問我今晚能不能回家一起吃晚飯”。
  經過無數次試驗,有關廠家終于制造出符合“鳥巢”要求的Q460鋼材。測試后發現強度是夠了,但可焊性較差,通俗地說就是焊完了容易裂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久林又帶領團隊研究焊接方法。
  “建‘鳥巢’就像做衣服,鋼板就是我們手中的布料。研發出國產Q460,等于有了布料,接下來是怎么裁剪、縫合。”李久林說。
“背水一戰”是膽量更是情懷
李久林帶領團隊研發的國產Q460鋼材。
  當時相關技術在國內都是空白的,為了精準地打造出流線形外觀,團隊首次在國內使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先用模型做一件“樣衣”,再把它拆解,鋪在“布料”上畫線、裁剪,最后“縫合”成一件“新衣服”。
  “縫合”的過程就是焊接,團隊為此培訓了近千名頂級焊工。
  “無論BIM模型怎么先進,最終還是要靠人工焊接。我們用了2000噸焊接材料,一個縫一個縫地把鋼構件焊到一起。可以說,整個‘鳥巢’就是焊接出來的。當時有位老專家將這種方法比喻成繡花,說這叫‘焊繡’。”李久林回憶道。
  焊工都是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來的,但仍需通過專業培訓、考核才能上崗,因為技術難度極高——每一米焊縫,要消耗40公斤焊材,完全依靠工人拿著焊絲一點點填補進去。焊接過程中,工人有時不得不仰著臉操作,這在他們之前的工作中是不被允許的。操作必須一氣呵成,不能中斷,因此通常由兩名工人交替進行,一個人太累時,另一個馬上頂上,這對工人的技術水平和敬業精神都是考驗。
  為了保證質量,每一次焊接完成后,團隊要進行各種檢測,一旦發現有缺陷,比如氣泡、裂紋,就要把焊縫打掉,重新焊。
  “‘鳥巢’的建筑風險就在焊縫上,所以我們要管到每一塊鋼板、每一條焊縫、每一名焊工。在計算機系統里,每一條焊縫都有對應的焊工名字,保證責任可追溯。當然,焊工們也很自豪,有了‘鳥巢’的焊工證,他們后來的工資都比同行高了很多。”李久林說。
  由于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鳥巢”工程拿到了國際鋼結構焊接工程的最高獎“Ugo Guerrera”獎,這也是中國工程項目第一次獲此殊榮。
“背水一戰”是膽量更是情懷
李久林(中)與同事在“鳥巢”施工現場。
  “最長的索”和“最快的冰”
  通過建設“鳥巢”,李久林帶領團隊解決了數十項國際級施工難題,也填補了國內的一系列技術空白,從鋼結構的幾何構型、曲板加工,到組裝拼接、安裝合龍,國內同類建筑一下子突破了瓶頸,為后來的首都機場T3航站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項目奠定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這次“背水一戰”讓李久林信心大增。他至今記得一名日本專家在參觀完“鳥巢”后說:“你們能把‘鳥巢’建出來,就沒有什么是建不出來的。”
  更具開創性的挑戰在2018年到來。這一年,50歲的李久林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冰絲帶”(國家速滑館)工程的總工程師。這一次,他要挑戰的是世界上“最長的索”和“最快的冰”。
  如果說“鳥巢”的結構是用鋼焊出來的,“冰絲帶”的大跨度屋頂則是用索“繃”出來的,李久林把這個過程叫作“編織天幕”。
“背水一戰”是膽量更是情懷
2019年,正在建設中的“冰絲帶”。
  用來“編織”的關鍵材料是一種被稱為“高釩密閉索”的密閉鋼絲繩。當時能生產這種產品的工廠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國內還沒有同類產品。
  但與Q460鋼材不同的是,高釩密閉索沒有被西方“卡脖子”,相反,當時外國廠家爭著搶著想賣給中國,價格當然不便宜,但相比于整個工程預算,仍然屬于合理范圍之內的成本。
  “進口索的價格是每噸12萬元左右,大概需要600噸。我們的預算里本來就有進口產品這一項,如果直接購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李久林說,“但我覺得既然有冬奧這個平臺,我們也有技術能力,為什么不實現國產化呢?”
  高釩密閉索的核心結構是Z形鋼絲,三層橫截面呈Z形的鋼絲彼此咬合到一起,完全密閉,強度更高、防腐性更好。由于Z形鋼絲的生產工藝復雜,此前基本從國外采購,國內始終沒有企業邁出自主研發的第一步。
  在與團隊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人認為還是從外國買更便捷,但李久林說:“這樣做雖然風險低、壓力小,但成本高,建設周期也受制于人。我們現在要建的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層索網結構,人生中可能就這么一次機會,咱們能不能借這次機會,把高釩密閉索的國產化問題解決了?”
  最終大家統一了思想,沒有走捷徑,而是選擇了自主研發。李久林帶領團隊,把國內能夠生產高釩密閉索的頂級廠家全部考察了一遍,然后聯合廠家進行攻關,僅用3個月便突破了技術瓶頸。
  現在,國產高釩密閉索不僅在國內全面推廣,還實現了出口,產品性能符合歐洲標準,價格僅為國際市場的1/3。
  “冰絲帶”工程的另一大突破就是冰面。在此之前,國際公認的兩個“最快冰場”,一個在加拿大的卡爾加里,另一個在美國鹽湖城。它們的海拔高度都超過了1000米。
  “高原冰場的空氣阻力更小,運動員容易破紀錄。而北京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3米多,如何在平原地區打造世界最快的冰場?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李久林說。
  要想滑得快,冰面溫差越小越好,這樣硬度才越均勻、冰面才越“絲滑”。李久林帶領團隊反復探索,放棄了傳統方法,開創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不僅將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而且碳排放趨近于零。
  2021年4月,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在“冰絲帶”舉行測試賽,國外運動員創下4人5次個人最好成績。次年2月,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后,“冰絲帶”里更是捷報頻傳,最終14個小項的比賽13次刷新奧運會紀錄。李久林在低海拔地區打造世界“最快冰場”的夢想實現了。
  搞工程不允許“重來”
  李久林沒上過高中。1983年,初中成績優異的他在畢業時選擇了一所中專——長春地質學校。
  “我老家在河北農村,那時初中畢業能上中專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畢業后國家分配工作,等于有了‘鐵飯碗’。”李久林回憶道,“所以當時能上中專的都是成績好的學生,我們縣那年有5000名初中畢業生,我成績排第三。”
  1987年,李久林中專畢業,他的同班同學有好幾人被分配到北京的國家部委工作,而他自己則被學校保送上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當時國家經濟好了一些,學校覺得我們這些孩子還不到20歲,應該繼續深造,就向上級單位提交申請,建議按應屆畢業生1%的比例挑選一批,保送上大學,我入選了。”
  進入大學后,李久林又趕上學制改革,先讀了雙學位,接著免試讀了碩士研究生。雙學位本來是5年制,他用4年讀完;研究生是3年制,他只用了一年半。
  碩士畢業時,李久林覺得在學校的時間夠長了,“理論得聯系實際”,于是開始工作,先后做過勘察、設計、施工等一線工作。承擔“鳥巢”工程任務時,他已經是北京城建集團的工程技術專家了。
  “我們做工程的不像科學家,他們實驗失敗了可以重做,我們是不允許失敗的,國家讓你建奧運場館,你能說這次失敗了,我重來一次嗎?”
  入行30年來,李久林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早上到了工程現場,先圍著場地轉一兩圈。
  “轉工地特別重要,再先進的數字化模型,再先進的仿真設備,都不如到現場親眼看一看。”李久林說,“坐在辦公室里,是永遠接觸不到一線問題的。現實中的情況不能等下面層層匯報,而是需要問一線工人才能真正了解的。工人說的往往是更直接的問題,關系到技術本身的可行性。在這方面,一線工人是最有發言權的。”
  北京舉辦了兩屆奧運會,李久林擔任了兩個工程的總工程師,但他的感受截然不同。
  “建‘鳥巢’時,是中國需要向世界展示形象和發展成就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證明我們有能力把這個項目建成;到了‘冰絲帶’,我們已經完全不擔心建成的問題了,而是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做出一個全球領先的工程。”
  無論哪個工程,背后都是李久林的家國情懷。他坦言自己從未想過能成為“雙奧總工”,每次承接任務時,只是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動創造中,他感受到人生的最大樂趣,也感受到作為一名工程建設者的無上光榮。
  “我的背后是國家、是團隊,我獲得的榮譽也是代表大家領的。是國家的強大和進步,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廣闊舞臺,我感謝這個時代。”李久林說。
責任編輯:蔡曉慧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videos另类极品|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不卡高清|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jux434被公每天侵犯的我| 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女邻居拉开裙子让我挺进|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eeuss影院www天堂免费| 特级xxxxx欧美|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亚洲欧美天堂网|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被cao免费看在线看网站| 少妇无码太爽了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电影院|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欧美人与zozoxxxx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八戒八戒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日韩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h文站着从后面挺进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