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中國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楊威讓雙胞胎女兒在家上學”話題沖上熱搜。楊威在社交平臺上傳視頻,稱孩子連病三場后,他決定讓雙胞胎女兒暫時不去學校上學,選擇在家上學,請家教上門,此舉引發熱議。
3月13日,有律師向南都記者表示,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滿六周歲的適齡兒童都應該上學,如果楊威的孩子因身體問題推遲入學,這種做法并不違法。
楊威建育兒群分享經驗
“小學一年級,暫時不去學校念書,全程私教課,是什么體驗?”3月12日,楊威在社交平臺發布一段視頻,自從女兒連病三場后,他決定做一個大膽的嘗試,“正式讓她們全程在家上私教”,為了調養身體,也為了讓孩子們學得更好,玩得更好,媽媽親自當起班主任,并制定“歡樂學習安排表”。
家教在給楊威的女兒上課。
南都記者見到這張安排表的課程,從周一到周六均安排課程,以周一為例,7時15分起床,閱讀30分鐘,9時-11時學習語文,12時30分-14時30分午休,15時-17時30分體操訓練,19時30分-21時完成作業。
所有課程安排了不同的家教,上課地點改成楊威自己的公司,將會議室改成上課的教室,“老師是一對二地教,女兒學起來非常快”,楊威稱,老師講得非常細致,小到筆順寫錯了都能揪出來,課后給她們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一堂課下來,學習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在下午的體操課,姐妹們會和其他小伙伴們一起跟爸爸練體操。
楊威女兒在家學習的課表。
楊威在視頻里表示,幾天下來比以前“省心多了”,以前會被班級群里劃不完的消息狂轟亂炸,現在家長群只有3個人,消息只有孩子們的學習報告。以前會擔心孩子們感染病毒,回家隔三差五感冒一次,“現在在眼皮底下,放心不少”。高效上課后,為孩子換來更多時間戶外游、接觸大自然。
在視頻結尾處,楊威表示,對在家教育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可以加他的育兒群,他會跟大家分享他的育兒經驗。
對此,網友熱議紛紛。有人質疑孩子“沒有朋友,缺乏社交”,有人認為學校教育除了語數英,還有手工、美術、科學等不同學科,同學之間的交往、合作、競爭等都是家庭教育無法替代的。還有網友認為此舉違反《義務教育法》。
律師:
因身體問題推遲入學不違法
廣州市黃埔區心靈家園服務中心理事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鴻松向南都記者表示,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講,因身體等特殊情況需要暫時在家教育,如果家長陪伴到位,孩子在家能獲取合適的教育資源,加上幼小銜接目前還缺乏柔韌度,一段時間在家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不是適用所有孩子。在同伴交往和團隊融入上,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參與社區活動,多邀請同齡孩子來家舉行派對。”
他強調,在教育資源不再匱乏的時代,家長也可嘗試因材施教,將在家教育作為一種多元化教育模式去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教育需要考慮到,當孩子們在家學習時,主導孩子教育的家長彼此會不會出現矛盾,長輩會不會干涉教育,“當家里教育孩子出現很多種聲音時,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他建議,當家長意見不統一時,需要私下溝通后達成一致,再對孩子進行教育。
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廖建勛律師告訴南都記者,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滿六周歲的適齡兒童都應該上學,楊威的孩子如果因為身體的問題推遲入學,這種做法并不違法,“因為并不是不讓孩子們接受義務教育,只是根據身體狀況推遲入學,讓他更好地接受后面的義務教育,我認為這種做法無可厚非”。
他指出,在兒童接受教育過程中,如果確實由于其身體狀況不適合入學,學校有休學的制度,經學校同意,可保留兒童學籍,暫停去學校學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