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武漢大學第九屆校友珞珈論壇上發表演講,在演講中,他再次對“小米沒有核心技術”等問題進行回應,他舉例稱,即便在被視為小米最不擅長的5G標準專利中,小米也有較好的成績——專利占比4.1%,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
此外,雷軍還回憶自己的科技探索之路。雷軍稱,一進大學,他就瘋狂地愛上了編程,可以說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當時他涉獵的范圍,還特別寬,寫過加密軟件、殺毒軟件、財務軟件、CAD軟件、中文系統等等,還做過漢卡這樣的硬件。畢業后,雷軍加入了金山軟件,成為第6號員工,參與辦公軟件的開發。2011年,雷軍出任金山軟件董事長,帶領金山轉型移動互聯網。據雷軍介紹,在移動互聯網時代,WPS重寫架構的優勢體現出來,彎道超車超越微軟Office,成為了中國移動端最好用、市場份額最大的辦公軟件。2019年,堅守31年后,金山WPS上市。雷軍表示,硬核科技的突破,靠的是持久的韌性和堅持。WPS的逆襲,就是堅持的勝利。
雷軍再回應“小米沒有核心技術”
雷軍在演講中談到了小米的創辦歷程。
2010年,雷軍與13位同事一起創辦了小米。雷軍表示,小米贏得了夢幻般的開局,又因為硬件能力根基不牢,一度遭遇了巨大的困難。在最危險、最艱難的時刻,2016年5月,他不得不親自接管了手機部,帶領團隊認真補課,死磕硬核技術。
雷軍表示,當時他每天排滿了20多個會,一邊惡補學習手機硬件最新技術,一邊跟同事們討論工程方案,還要瘋狂招募最好的工程師來擴充團隊,增強研發實力。
對于“小米就是組裝廠,小米研發投入少,小米沒有核心技術”此類誤解,雷軍表示,從整體來看,小米跟全球最頂尖的那幾家科技公司相比,的確還有一定差距。但作為一家13年的公司,小米在研發上的投入和實力,還是挺強的。
“過去五年,小米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4%,2022年小米的研發投入了162億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200億元,未來五年還會投入超過100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雷軍說道。
雷軍還舉了一個例子。“舉一個大家眼中小米可能最不擅長的領域,5G標準專利。這個領域,是通訊設備廠商的長項,而且特別需要積累和沉淀,需要熬年頭。但即便如此,在今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排名》中,華為是全球老大,占比14%;而小米專利占比4.1%,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
雷軍表示,關于誤解的問題,他也曾經煩惱過。“后來我想明白了,沒必要糾結,關鍵還得看自己的的成長。”他同時表示,拿13歲的小米跟蘋果比、三星比、華為比,是對小米有極高的期待、極高的要求。“只不過,飯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我認為,隨著小米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實力越來越強,我們一定能憑借自身不斷的成長,來贏得大家的信任和認可。”
小米14熱銷雷軍談硬核科技發展
今年10月,搭載小米全新操作系統澎湃OS的小米14系列智能手機正式發布,隨后因為銷量火爆而頻上熱搜。據悉,在開售當天,五分鐘的銷量已經達到了小米13系列的6倍。據小米手機官方微博消息,小米14系列首銷4小時(10月31日20時-24時),就打破天貓、京東、抖音、快手四大平臺近一年所有國產手機“首銷全天銷量及銷售額”紀錄,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突破100億元。
11月7日,雷軍曾在微博回應網友評論時表示,小米14銷量確實過了百萬臺,但缺貨還是嚴重,正拼命催單,請大家耐心等等。據華爾街見聞消息,權威市調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1月13日至11月19日當周,小米以17.5%的銷量市占率,連續第三周位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安卓第一。
據悉,小米澎湃OS,這是全球首個“人車家全生態”的操作系統。雷軍表示,小米澎湃OS歷時7年研發,參與的工程師超過5000名,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系統底層重構。他將成為未來世界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為手機、家庭、汽車等多場景下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準備。
更早之前,今年8月,雷軍宣布了小米新十年的戰略目標: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致力成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
此外,小米在AI、芯片、智能制造、人形機器人等前沿先進的技術方面也有探索。“偉大是熬出來的,我們要足夠堅定、足夠耐心。小米才走了13年,我們至少要堅定地走30年,才可能成為真正偉大的公司。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在硬核科技和制造領域,幾乎所有真正偉大的公司,都經歷過了30年以上的歷練,無論是索尼、蘋果、三星,還是intel、AMD、英偉達,以及我們本土的華為、比亞迪,30年都是一個關鍵的門檻。”雷軍表示。
在最新的演講中,雷軍表示,在他看來,中國硬核科技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參與全球競爭,正在跨越30年的考驗門檻。一方面是,中國的科技企業在當前各條底層技術賽道上,正在趕超全球頂尖的研發技術水平;另一方面,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風起云涌,前沿硬核科技實力就是決定性的力量。目前,現代科技就是一場全球技術、資源、人才、市場的爭奪戰。雷軍表示,必須抓住機遇,才能贏得未來。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要始終秉持開闊的視野和胸懷,一面自立自強,一面持合作開放,將全球優勢資源為我們所用,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不斷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小米第三季度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182.9%
小米集團20日晚間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業績。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實現收入約708.94億元,同比增長0.6%,環比增長5.3%;毛利約161.10億元,同比增長37.4%,環比增長13.8%;經調整凈利潤約59.90億元,同比增長182.9%,環比增長16.5%。
前三季度,小米集團實現收入約1977.27億元,同比減少7.6%;毛利418.62億元,同比增長15.6%;經調整凈利潤約143.63億元,同比增長103.5%。
財報稱,根據Canalys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占率為14.1%,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是前三名中唯一實現當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的品牌。該集團已連續十三個季度排名全球前三。與此同時,該集團的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規模再創歷史新高。2023年9月,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6.23億,同比增長10.5%。截至2023年9月30日,該集團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增至6.989億,同比增長25.2%。
2023年第三季度,該集團的研發支出為50億元,同比增長22.0%。計劃五年(2022年–2026年)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
財報還顯示,小米集團持續拓展AI全面賦能,在深耕各項AI技術能力的同時,積極探索將AI與用戶場景需求相結合,改善用戶體驗。該集團將AI大模型與小米澎湃OS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基于端側大模型的各類便利和智能的功能,如AI圖像填充、AI搜圖。小米60億參數的自研大模型也是首個基于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流暢運行的端側大模型。同時,該集團積極使用AI賦能內部管理,從銷量預測、智能決策等多個角度切入,助力企業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