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文今年28歲
畢業于耶魯大學的他
曾夢想當一名作家
用文學創作傳遞溫暖和力量
但今年
他換了一種方式來“傳遞溫暖”——
放下作家夢,踏進生意圈
創立了自己的保溫杯品牌
他的產品
被洗碗機沖刷2天都不掉漆
有的杯蓋還能吸在杯身……
就這樣,他為“中國品牌”拼出了一條路
01
王博文的老家浙江金華
“保溫杯”相關企業有1500多家
占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量
大部分以代工為主
王博文的父母
就做了20多年保溫杯代工生意
留學期間,王博文發現
大家用的保溫杯多是日本、歐洲的品牌
但它們其實都是在中國代工生產
那時候,他下定決心
“我是個中國人
我要去做一個中國的保溫杯品牌”
王博文的父母深知
做自己的品牌并不容易
十幾年前
他們就曾嘗試過創立“中國品牌”
但卻以失敗告終
但王博文沒有因此放棄
“父母一輩做了一輩子代工廠
我不想自己這一代依然做代工廠”
今年4月,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在跨境電商平臺開了店鋪
上線了自有品牌保溫杯
令他意外的是,生意還不錯
最多的一周賣出了一萬多單
電商平臺上
不少外國消費者給出了好評
王博文一有時間就會念給父母聽
但相比于好評
他們更在意的是差評
以便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
有客戶曾指出杯子表面易掉漆
他們就改進技術
讓產品在洗碗機里經歷50個小時洗禮
油漆完好才允許上市
就這樣,王博文慢慢積攢下了口碑
02
在工廠辦公室樓
王博文一家一直珍藏著
廠里第一次創建品牌時的產品
王博文說,這個角落
就像安放在工廠里的一顆心臟
關于品牌的夢想,一直在跳動
父母一代拼出了“中國制造”的底氣
他要拼的,是“中國品牌”的未來
想做好品牌
就必須要有新想法、新產品
王博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目前工廠有上百種專利產品
還帶領團隊打造出了
瓶蓋可以吸在瓶身上的保溫杯
提升用戶感受
為了改進產品的細節
他們還會去徒步、爬山
在自然環境中體驗自己設計的產品
眼下,國內跨境電商也在加速助力
平臺“全托管模式”
為外貿代工企業
提供了跨境物流等一站式服務
還直接連接了消費者
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
王博文的創業之路才走得平穩
他說,如果沒有這些跨境平臺
就要自己去海外找線下的渠道
效率會大打折扣
今年,王博文的自主品牌的保溫杯
已經賣出去了18萬單左右
相比家里代工廠每年2個億的銷售額
這個數字或許不值一提
但每一單上都刻有“中國品牌”
2024年,王博文期待
能設計生產出更多更好的保溫杯
希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戶外徒步時
手里拿著的都是他制作的杯子
“拼”才有中國品牌
“關于品牌的夢想,一直在跳動,給人以力量。”兩代人的打拼故事令人感懷。
從貼牌到創牌,拼的是奮斗;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拼的是未來。制造業傳承發展,年輕一代也是“創一代”。“拼”在全新格局,“拼”在創新創造。
從行商、坐商到電商、鏈商,年輕一代瞄準新增長點。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順風”出海。“拼”在外貿轉型升級,“拼”在新技術、新平臺。
從“雞毛換糖”到“買賣全球”,從貼牌制造到自主創新,“拼”出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看見風景,也要經受風浪,更多年輕一代,正“拼”出中國品牌新故事。
記者丨陳茜 李欣蔓 嚴逸倫 林侃 金華臺 武義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