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執政一周年,恐怕連美國的“小老弟”們都得發出靈魂疑問:美國還能回來嗎?
|作者:鄭敖天
|編輯:許曄
|編審:蘇睿 凌云
“美國最好的時候還沒有過去,美國的好日子還在后面呢!”
當地時間1月19日,拜登執政一周年。在白宮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拜登信心滿滿地對在場的記者們說了上面這段話。不過,從他過去一年的政績來看,這段話顯然少了點說服力。
美國民眾對他的質疑,直接反映到了數字上——上周,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的民調結果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已跌至33%,比特朗普執政一周年時的38%還要低。但對此,拜登只回應:“我不相信民調結果。”
可不管他信不信,“成績單”都擺在這兒。
自稱表現“超乎預期”
剛過完79歲生日不久的拜登,在19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竭力展現自己精力充沛的一面。他罕見地與在場記者“對線”111分鐘,打破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創下的87分鐘最高紀錄。
一名記者質問拜登:今天的美國,通貨膨脹嚴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立法改革也止步不前,你此前是不是對美國人做了“過度承諾”?
“我沒有做出‘過度承諾’。”拜登回答稱,“比起很多人預測的結果,我的表現可算是‘超乎預期’了。”
這引發一些美國網友的吐槽:“至少在‘自信心’爆棚方面,拜登大有超過特朗普的跡象。”
·拜登執政一周年記者會現場。
早在大選期間,拜登一直攻擊前總統特朗普“防疫不力”“傳播虛假信息”。上臺后,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將“帶領美國戰勝疫情”。奧秘克戎變種病毒的出現,卻又讓美國的“防疫大堤”面臨崩潰。
自2021年末以來,全美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再次開始暴增,僅2022年1月10日至16日一周內,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544萬例。截至目前,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980萬例,累計死亡超88萬例。美媒稱,拜登的確把新冠肺炎患者的增長曲線“拉平”了,只不過搞錯了坐標軸。
·紐約街頭的一個新冠病毒檢查站。自2021年底以來,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大幅惡化。
面對失控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國社會的反應日趨兩極化。許多在食品加工廠、超市和貨運中心等高風險場所工作的美國工人,指責拜登政府沒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保護。居住在高檔社區的美國金領,則埋怨拜登政府逼著他們的孩子“在家上課”,使父母“沒有私人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已不是單純的公共衛生問題,更是社會矛盾的催化劑。
無力“抗疫救人”的拜登政府,為了促使經濟從低迷中反彈,多次實施大手筆“救濟”,還不斷印鈔發債。而由此帶來的市場預期過高和流通領域貨幣過多情況,引發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這實際上就是利用美元霸權將國內經濟矛盾轉嫁給世界,向世界灌水。
與此同時,拜登希望通過填補美國稅收漏洞,并向國內“巨富”征稅的辦法,來籌集1.2萬億美元(約合7.6萬億元人民幣)的經費,改善美國基礎設施建設。但這個基建法案,雖得到美國國會通過,卻在具體執行層面因黨爭而一籌莫展。
在利益集團勢力盤根錯節的美國政壇,拜登政府的稅收方案勢必會遭到各方阻擊。而如果拜登試圖通過印鈔來籌集經費,又會加劇美國本已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左支右絀的拜登,在記者會上對“政績”一通尬吹,既無法改變美國政壇四分五裂的現狀,也無法解決美國普通民眾在高通脹和疫情的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困境。
讓盟友“心驚膽戰”
在記者會上,談到俄烏邊境局勢,拜登警告稱,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后果。他又故作幽默地說了一句:“俄羅斯是否入侵烏克蘭,要看普京起床時靠著床哪邊。”
俄烏邊境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和烏克蘭聲稱俄羅斯可能準備“入侵”烏克蘭。對此,俄方多次予以否認。俄與美國、北約等多次開展對話,但均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不過,拜登表示,愿意和普京會談,也相信仍有可能通過談判化解僵局。
·2021年6月16日,拜登(右)和普京在瑞士日內瓦握手致意。
過去這一年,拜登在外交上的成績,和內政上的成績一樣令美國人糟心。
上任之初,拜登就“畫餅”稱,會通過重返《巴黎協定》、加強與盟友對話等方式,修補特朗普任內對美國國際形象造成的破壞。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拜登政府之后卻屢出昏招,讓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再次大受打擊。
其中,最受世界關注的事件之一,無疑是從阿富汗撤軍。盡管早在2020年初,美國就已經做出了撤軍的決定,但美軍從阿富汗撤出時,仍混亂無序,釀成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這筆帳只能記在拜登頭上。
·一架從阿富汗撤離的美軍飛機,不顧機場上的人群強行起飛。
2021年7月,拜登在美國媒體面前自信地表示,阿富汗戰爭的目標“已經達成”,并強調他相信阿富汗政府軍的實力。
一個多月后,看到勢如破竹的阿富汗塔利班,拜登只能在記者會上承認,自己得到的情報是“不準確的”。他一直強調在占領阿富汗20年后,美國“不可能輕松地從阿富汗脫身”。
拜登任期內的另一個外交敗筆,是與法國的“潛艇訂單危機”。
2021年9月15日,拜登政府宣布與英國、澳大利亞組成“奧庫斯聯盟”。幾天后,法國媒體就爆出了澳大利亞撕毀與法國簽訂的價值660億美元(約合4187.5億元人民幣)的常規潛艇訂單,轉而在“奧庫斯聯盟”框架下向美國求購核潛艇的消息。
即將面臨大選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對美國“半路截胡”的行為怒不可遏,在當地時間9月17日召回了法國駐美大使。這使許多美國媒體驚呼美法關系陷入了1798年“美法準戰爭”以來最惡劣的時刻。
·法國總統馬克龍(左)與拜登。
看到法方的激烈反應,拜登立刻把撕毀訂單的責任推到“沒及時和法國打招呼”的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身上,讓剛成立不到一個月的“奧庫斯聯盟”上演了一出“棄卒保車”的大戲。
自上任以來,拜登一直在外交政策上向世界高呼“美國回來了”的口號,然而如今,恐怕連美國的“小老弟”們都得發出靈魂疑問:美國還能回來嗎?
“苦日子”還在后頭
對于拜登的“一周年記者會”,美國媒體普遍反應消極。許多白宮記者認為,拜登在記者會上企圖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話術來掩蓋自己執政一年以來的失敗。美國網民也多認為拜登沒能在記者會上充分回應美國人最關心的通脹、防疫和債務問題。
上任初期,拜登曾努力與媒體搞好關系,以凸顯自己與特朗普的“截然不同”。然而在執政一年后,拜登似乎也開始對記者不耐煩了。
在本次記者會上,美國記者菲爾·魏格曼質疑了拜登此前與政敵的一次談話,被惹惱的拜登不耐煩地讓他“回去好好讀讀我說了什么”。此前也有許多記者抱怨,他們經常只能按照經過拜登團隊審核后的“劇本”向拜登提問。
特朗普經常借此拿拜登“開涮”。在19日的白宮記者會結束后不久,特朗普便在個人網站上“抱怨”:“為什么(在記者會上)拜登能從名單上挑選記者,被問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還能念(小抄上的)答案?我要這么做了肯定會有人揪著不放!我也不會這么做!”
·特朗普。
美國社會對拜登“一周年記者會”的消極態度,也凸顯了美國人對拜登執政表現的失望。根據近期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政績不佳的拜登正在失去包括少數族裔和女性在內的“民主黨選民基本盤”的支持。
選拜登上臺時,很多美國選民并不是因為喜歡他,只是更討厭特朗普。美國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幫了拜登的忙。一年過后,疫情依舊嚴重,通脹“壓力山大”,社會分裂和貧富差距并無改善,特朗普時代的一些錯誤政策也并未得到改正,選民對拜登的失望情緒可想而知。
美國Axios新聞網在1月14日的報道中以“史詩般的失敗”來形容拜登第一年的表現。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不斷臨近,拜登政府如果不能盡快逆轉支持率不斷下滑的趨勢,那么民主黨就面臨著在選舉中同時喪失參議院和眾議院多數黨地位的危險。屆時面對一個反對黨掌握的國會,拜登政府被處處掣肘的“苦日子”還在后頭。
·在記者會上接受提問的拜登的背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