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一心“拱火”的現狀,澤連斯基這烏克蘭總統當得難啊……
|作者:朱東君
|編輯:許曄
|編審:蘇睿 凌云
昨天下午,英國首相在微博喊話俄羅斯總統普京,引起了網友圍觀↓↓
·網友在英國首相的微博評論區留言。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沒閑著,當晚就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了電話,稱日本方面將向烏克蘭提供至少1億美元(約合6.3億元人民幣)貸款。
多國政要忙得團團轉,皆因最近備受關注的烏克蘭局勢。
此前,美方官員一再發出刺耳預警,宣稱“2月16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日期”,并宣布出于“安全考慮”要暫時關閉位于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見這架勢,烏克蘭的不少富商和政客“連夜跑路”。
為了穩住局面,澤連斯基決定把2月16日定為烏克蘭的“團結日”。“他們試圖嚇唬我們,給了我們又一個發生軍事行動的日期。在那一天,我們將懸掛我們的國旗,系上藍黃絲帶,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團結!”
·澤連斯基發表視頻講話。截圖來源:觀察者網。
令不少人松口氣的消息是,所謂的“入侵”并沒有發生。2月15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一些駐扎在俄烏邊境地區的部隊在完成演習后已經開始返回他們的駐地。
各方博弈,澤連斯基這總統,難啊……
一場事先張揚的“入侵”
美國近期不斷渲染戰爭氣氛。
2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出警告,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在任何時候開始”。
緊接著,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縮小時間范圍:“俄羅斯可能會在2月20日前入侵烏克蘭。”
沒過多久,美國媒體又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俄羅斯可能于2月16日展開軍事行動。
2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急匆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聊了一個多小時。
拜登稱,一旦局勢惡化,將嚴厲制裁俄羅斯。普京則表示,俄方不明白美方為何要故意向媒體透露俄羅斯計劃“入侵”烏克蘭這一虛假信息。
雙方沒聊出個結果。
·普京(左)和拜登。(資料圖)
隨后,美國宣布將關閉位于烏克蘭首都的大使館,并將相關業務和剩余外交人員遷往該國西部城市利沃夫。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
去年,俄烏關系加速惡化,雙方均加大了在兩國邊境地區的兵力部署。今年2月,俄國和白俄羅斯展開聯合演習。幾乎同時,烏克蘭在東部舉了軍演。美國也沒閑著,向波蘭派出戰機和士兵。
歐洲大國則忙于外交斡旋。德、法、英等國的領導人和外交官頻繁出訪,穿梭于莫斯科、基輔、巴黎、柏林、華沙等地,跨國通話密集不斷。
一片喧囂中,烏克蘭的聲音則多少被忽略了。澤連斯基反復表示,戰爭的威脅被夸大了,盡管存在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但當前局勢與以前相比并沒有明顯升級。
他說,“烏克蘭街頭沒有坦克,媒體卻制造這樣的印象:戰爭在發生,軍人在街上……情況并非如此。”“這些信號甚至來自受人尊敬的世界領導人。他們說‘明天就會有戰爭’。這就是恐慌。”
他還批評一些國家外交人員撤離的行為:“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外交官就像船長一樣,他們應該是最后離開一艘沉船的人,而烏克蘭也不是泰坦尼克號。”
·澤連斯基。(資料圖)
評論認為,一直呼吁西方盟友更認真對待“俄羅斯威脅”的烏克蘭,如今變了口風,不惜暴露與美國的分歧,是因為“入侵論”造成了烏克蘭經濟恐慌,大量資金撤出,烏克蘭現在面對的最大威脅是國內局勢不穩。
澤連斯基向已經或計劃離開烏克蘭的富商和政客等喊話:“烏克蘭人民不僅委托你們治理國家,還要你們保衛它。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應責無旁貸地和我們在一起。我現在請你們在24小時內返回祖國,與烏克蘭軍隊和人民并肩作戰。”
不過,面對美國一心“拱火”的現狀,澤連斯基這番喊話,實際效果還很難說。
假戲真做當上總統
作為一國總統,澤連斯基如今仿佛身處一場鬧劇之中。
而他政治生涯的起點就真的是一部電視劇。
2015年,烏克蘭上線了喜劇《人民公仆》。主人公瓦西里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他私下里一段針砭時弊的吐槽被學生偷拍下來發上了網,一夜走紅,陰差陽錯當上總統,對腐敗和寡頭干政重拳出擊。劇情令人捧腹,又深刻諷刺了現實。
瓦西里的扮演者就是澤連斯基。這部劇在烏克蘭大火,也讓澤連斯基人氣暴漲。
當時的澤連斯基不僅是演員,還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法律專業畢業的他,創建了自己的影視制作公司,業務涉及喜劇、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和喜劇選秀節目,制作內容除了在烏克蘭國內播出,還賣到20多個國家,年營業額據估超過數千萬美元。
2019年,烏克蘭大選前夕,《人民公仆》第三季開播,很快又草草收場,原因是劇里的“總統”已經從電視劇走進新聞節目,參與到當年烏克蘭總統大選的競爭中,而澤連斯基所屬的黨派,就是與電視劇里黨派同名的人民公仆黨,讓這部劇成了真正的“魔幻現實主義”。
起初,這名100%的政治素人并不被觀察人士看好,競選活動也被批評很不專業,但他的支持率卻始終亮眼,第一輪投票前,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已經穩居首位,將時任總統波羅申科和前總理季莫申科遠遠甩在身后。
在第二輪投票中,澤連斯基更是獲得了73%的歷史最高得票率,碾壓得票率25%的波羅申科。41歲的他“假戲真做”,真的當上了總統。
·2019年,澤連斯基在烏克蘭首都基輔。
輿論普遍認為,澤連斯基的上臺表明選民對波羅申科執政5年表現的深度失望,對政治腐敗和經濟疲軟感到厭倦,求新求變的意愿日益強烈。
澤連斯基上臺以后,也想改善經濟、搞好民生。然而,面對俄美關系緊張的大環境,如何讓烏克蘭問題回到新明斯克協議這一原點上,對澤連斯基來說是個難題。
美國不負責任地渲染炒作戰爭,甚至升高制裁施壓調門、鼓吹集團對抗,這都無益于解決問題。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創造條件,這是身為烏克蘭總統的澤連斯基最理性的選擇。因此,他才忍不住對渲染“開戰”表達了不滿。
2月13日,澤連斯基電話邀請拜登訪問烏克蘭:“我相信,如果你接下來訪問基輔……那將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有助于緩和緊張局勢。”
結果,美國根本不接下茬兒。甚至在關于這次50分鐘通話的內容記錄中,華盛頓也只字未提澤連斯基邀請拜登訪烏一事。
有評論直言,烏克蘭已淪為這場大型地緣政治博弈的人質。
·1月19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在基輔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夾縫”中的艱難博弈
烏克蘭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還非常短暫,這片連通巴爾干半島和中東歐的要地,曾被立陶宛大公國、波蘭、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輪流控制,1922年作為加盟共和國加入蘇聯,1991年宣布獨立。
“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亞帝國。”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曾這樣說。
烏克蘭地處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又是俄烏兩國的交匯之處。2014年,由于烏克蘭國內政治局勢變化,引起克里米亞危機,頓巴斯地區發生了烏政府軍與親俄民間武裝的沖突,親俄民間武裝自行宣布成立所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2015年,德國、法國、烏克蘭、俄羅斯達成《新明斯克協議》,內容包括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實施全面停火、沖突雙方后撤相同距離等,以緩解局勢。但這一地區仍不穩定,矛盾時有激化。
在俄羅斯看來,關鍵是北約東擴使俄國家安全受到了威脅,并一再警告西方不得吸收烏克蘭加入北約。上世紀90年代,北約非正式地向俄羅斯承諾,不會進一步向東擴張,然而此后數次東擴,步步逼近俄羅斯的家門口。
波羅申科是烏克蘭“脫俄入歐”的堅定執行者,在他的任內,烏克蘭修改《對內對外政策原則法》,從法律上正式把加強同北約關系并最終加入北約定為烏克蘭外交政策優先方向之一;不再延長烏俄友好條約;又通過憲法修正案,把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國家基本方針寫入憲法。
澤連斯基上臺后,繼續尋求加入北約。即使身處當下的亂局,他還是重申,烏克蘭的目標仍是加入北約,目的是確保烏克蘭的安全及領土完整。“許多記者和領導人都在向烏克蘭暗示,可以不冒險,不再不斷提出未來加入北約的議題。”澤連斯基說,“(但)我認為,我們應該沿著我們選定的道路前進。”
·澤連斯基。(資料圖)
當然,這條道路能否走通,也不取決于烏克蘭。北約30個成員國在是否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是否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上仍未達成共同立場。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此前表示,為了加入北約,烏克蘭需要達到一系列標準,而這些標準的落實需要很多時間。專家認為,時間可能長達20年。
俄羅斯的態度,也是烏克蘭能否加入北約的一個重要因素。澤連斯基2月14日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談后,在記者會上說:“烏克蘭在這條路上還要走多遠?誰會支持我們?”他承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前景,可能最終是“大夢一場”。
據俄媒報道,朔爾茨2月15日表示,澤連斯基承諾“將于近期在三方聯絡小組框架下展開對烏克蘭東部地區地位法案、修憲以便舉行總統選舉問題的討論”。普京則就俄杜馬呼吁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表示:“我們的出發點是必須盡一切努力解決頓巴斯問題,首先從明斯克協議的執行尚未得到最終落實著手。”
各方能否保持理性,通過對話和談判推動烏克蘭危機以及相關問題全面解決,外界拭目以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