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局長被威脅了。
作者:許曄
“以任何身份為FBI工作的人,從局長到廁所清潔工,都應該死!”
“我迫不及待地要用你們(FBI特工)的血澆灌自由之樹……”
自從特朗普遭聯邦調查局(FBI)“抄家”后,46歲的美國人比斯就下定決心:要盡可能多地殺死FBI特工。
但還沒來得及行動,他就因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這些“死亡威脅”的帖子被捕。
比斯并非個例。
最近,有人拿著槍、舉著“廢除FBI”的標語,站在鳳凰城FBI辦公室外抗議;還有人威脅要在FBI總部放置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臟彈”。
·拿著槍的抗議者。
面對這種局面,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一個頭兩個大。
“雷面臨著很大危險,包括生命危險。而且他這個職位的人,退出政府之后受到的保護很有限,離職之后受到的威脅會更大。”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威脅未解,又遇麻煩
這些天,雷可不敢放松警惕。
畢竟,美國民眾的“死亡威脅”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已經有人付諸行動了。
當地時間8月11日,一名中年男子手持射釘槍和 AR-15 式步槍,試圖闖入FBI在俄亥俄州的辦事處。與執法人員對峙數小時后,他逃離了現場,隨即在公路上與警方陷入槍戰,最終被擊斃。
·美國警方在公路上開槍打死了該男子。
就在此事發生前兩天,該男子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武裝號召”,讓大家“準備好戰斗”,“殺死FBI”。
美媒報道稱,FBI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甚至發布了一份聯合公告,稱自搜查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后,美國存在爆發“內戰”和“武裝叛亂”的威脅。
雷急了,頻頻發聲:
“針對FBI在內的執法部門的暴力和威脅是危險的。”
“我一直關注對執法部門的威脅。對執法部門的暴力不是答案,無論你對誰不滿。”
在發給FBI員工的備忘錄中,雷還表示,將“保持警惕”,并將根據需要調整安全措施。
·雷(資料圖)。
眼看事情愈演愈烈,特朗普也來了一招“以退為進”。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執法人員闖入美國前總統的房子是“前所未有”的事件,而美國國內現在的憤怒情緒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此事的熱度必須降下來,“否則將發生可怕的事情”。
他還表示:“我們會盡自己所能提供幫助。”
盡管如此,雷遇到的麻煩還遠未結束。
據美媒稱,一封于15日發出的函件顯示,共和黨議員正對雷使用政府飛機進行私人旅行一事進行調查。
他們要求雷提供“所有提及或與乘坐政府飛機旅行有關的文件和通訊記錄,包括旅行日期、使用的飛機、航班目的以及航班上所有乘客姓名”。
函件還表示,法律雖然允許某些聯邦官員將政府飛機用于個人或政治用途,但必須由個人補償相關費用。
·據美媒報道,雷使用FBI的灣流550噴氣式飛機前往紐約的薩拉納克湖進行私人旅行。
目前,共和黨人還只能“要求”不能“強迫”雷提供相關文件。但美媒稱,如果他們在 11 月的中期選舉中重新控制國會,他們就能這樣做。
到時,等待雷的會是什么?
和特朗普“反目成仇”
2017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炒”掉了當時的FBI局長科米,并提名雷來接替。
宣布這個消息時,特朗普稱雷是“一個無可挑剔的人”。
“雷是共和黨和民主黨都能接受的一個人。他在小布什執政時的司法部干過,民主黨對他基本上也放心。拜登上臺后也沒有把他換掉,這說明拜登相信他能夠配合總統及整個民主黨的議程。”呂祥說。
·雷(資料圖)。
雷的履歷看起來的確光鮮:
1989年畢業于耶魯大學,1992年獲耶魯法學院法學學位;
2001年開始在主要司法部門工作,曾于2003年至2005年任美國司法部助理部長,主管刑事司;
2005年起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此后名利雙收。
雷和特朗普搭上線,是因為新澤西州前州長克里斯蒂——雷曾擔任克里斯蒂的私人律師,幫他處理一樁丑聞;而克里斯蒂又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關系不錯。
換雷當FBI局長之后,特朗普剛開始挺高興,一提起他就夸:
“我認為他做得非常好,我們為這個選擇感到非常自豪。”
“他會讓我們所有人感到自豪,我想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這一點,希望這一天很快(到來)。”
萬萬沒想到,“這一天”沒到來,雷和特朗普“叫板”的日子先開始了。
·雷(資料圖)。
2018年初,特朗普準備公開一份由眾議院共和黨人編寫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稱美國司法部和FBI在“通俄門”調查中存在政治偏見,偏袒民主黨。
雷私下勸白宮“別公開備忘錄”,特朗普不聽。隨后, FBI還公開質疑“備忘錄不準確”。
《華爾街日報》當時稱,美國總統與FBI之間產生摩擦并不稀奇,但像特朗普這樣多次公開與情報機構產生沖突非常少見。
呂祥說:“特朗普對FBI這樣的權力機構,始終懷有一種恐懼心理,因為在國家安全方面FBI擁有近乎無限的調查權和諸多不為人知的調查手段,甚至連總統都不放過。所以哪怕FBI局長是他親自任命的,他仍然會懷疑FBI在背后搞陰謀。”
·特朗普(資料圖)。
僅僅半個月后,雙方再把矛盾擺到了明面上。
這年2月中旬,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了一起導致17人死亡的校園槍擊事件。
案發前,FBI曾收到關于槍手的警告提醒,但沒有跟進,結果悲劇發生。
特朗普立馬開懟:“FBI錯過了佛羅里達中學槍手發出的所有信號。這是不可以接受的。他們花費太多時間試圖證明俄羅斯與特朗普的競選活動間存在著勾結——秘密勾結并不存在。”
時任佛州州長斯科特要求雷辭去FBI局長一職,但不了了之。
·雷(資料圖)。
此后,雷和特朗普依舊分歧不斷。
“雷和特朗普在一些事情上,看法并不一樣。比如說,在美國存在些有暴力傾向的社會組織,其中有一些是反特朗普的,例如 Antifa。特朗普希望把Antifa定義為恐怖組織,但FBI認為Antifa只代表一種社會傾向而并沒有形成組織化的運作。”呂祥介紹道。
特朗普對雷愈發不滿。
有一天,特朗普問克里斯蒂:“你想知道我政府中最糟糕的成員是誰嗎?”
克里斯蒂:……
特朗普:“是你的人!你找來的雷,他是最糟糕的!”
2020年春天,特朗普動了“炒”掉雷的心思。當時的美國司法部長不同意,威脅特朗普,如果他再整一出“解雇門”,自己就辭職。
就這樣,雷“安全”了。
大打“中國牌”背后
雷其實不怕被“炒”。
他來自一個律師世家,祖父母、父親、叔叔都是律師。
他老婆的家世也相當顯赫:亞特蘭大城里有一條街以她家族的名字命名;她曾祖父曾擁有《亞特蘭大憲法報》;她父親是亞特蘭大第一國民銀行的副總裁。
家里不差錢,雷也挺能掙。
他被提名為FBI局長時,美國《新聞周刊》就幫他算了筆賬:雷曾在18個月中收入900多萬美元(約合6100多萬元人民幣)。
·雷(資料圖)。
當上FBI局長后,雷最愛打“中國牌”,各種“雷”語不斷。
2018年2月,他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公開稱,在美所有華人學生學者都對美國社會造成威脅,指責中國學生學者是“非傳統的情報搜集人員”。
同年9月,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應對俄羅斯,但是如果全面看看我們的反間諜任務,中國才是我們在這個領域的首要任務……我們調查的案例無所不包,從紐約州的渦輪機技術到艾奧瓦州的玉米種子。”
這番指控連采訪他的主持人都覺得驚訝:“他們試圖偷我們的玉米種子?”
2020年7月,雷又聲稱中國是美國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以及經濟活動最大的長期威脅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FBI說的話你也能信?”
趙立堅表示,我對美國的外交政策被像雷這樣的FBI官員等反華勢力所左右、綁架感到遺憾。他公然聲稱“每十個小時就處理一起涉華案件”,他們不要以為中國安全部門是吃素的。
“其實從他個人來講,并不需要打‘中國牌’來保住職位。2018年起,雷竭力將中國塑造為美國的安全威脅,主要是為服務于特朗普政府的反華大戰略。”呂祥說。
拜登上臺后,出于種種考慮,雷“收斂很多,不像之前那樣高調,仿佛自己是國家安全的主角之一”。
呂祥認為,雷現在的目標變成了幫民主黨扳倒特朗普。“從現在的民調來看,如果明天就大選的話,特朗普是會戰勝拜登的。所以全體民主黨人和少部分共和黨人是堅決地要堵死特朗普的路。由FBI來操刀,是捷徑。”
在呂祥看來,接下來或許會上演兩種劇情:
一種是FBI拿到的證據是實錘,那么按程序走下去可能會對特朗普進行刑事判決。但如果判決出得快的話,特朗普會有時間向最高法院上訴,而最高法院非常可能會做出對特朗普有利的判決。
另一種劇情是,特朗普快速發起反擊,反過來向法院起訴司法部和FBI對他進行違法調查,即便一審和二審都對特朗普不利,但只要程序走得夠快,案件同樣可能會被帶到最高法院。所以最高法院可能成為特朗普的救命稻草。
這美國魔幻故事將會如何發展?雷又將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和特朗普演哪些對手戲?還有得看呢……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