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這些面孔,
就是記錄一個個時代。
說起16年前,你腦海中會閃現什么?
那年三峽大壩正式建成,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韓國人潘基文當選聯合國秘書長……
白領間的時髦話題是誰又買了諾基亞N73手機,學生們耳朵里塞著MP3的耳機,不知道在聽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還是周杰倫的《千里之外》……
除此之外,在許多人的印象里,那年也是個屬于中國影視的年份。
2006年,“90后”們還在糾結以后上清華還是北大,郭敬明剛寫完《小時代》第一章。電視機前的人們看著同福客棧里人來人往,人們說佟掌柜就是復讀機,蕙蘭不可能嫁給大嘴,秀才會一直愛著小郭。
·《武林外傳》劇照。
那年夏天,成本僅300萬元的國產電影《瘋狂的石頭》悄無聲息地上映,很快留下“瘋狂的傳說”:路人自費沿街發票,電影院一場比一場價高。在廣東,有影院一天連映20場。最終,《瘋狂的石頭》取得235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被觀眾稱作“國產電影里程碑”。
16年后,中國影視的視線早已超越了西方的范式,中國影視產業的潛力也足以令世界刮目相看。
2008年是一個讓中國人感到振奮的年份。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當晚開幕式上,奧運五環懸浮“鳥巢”中央,大腳印煙花在夜空綻放。那個夏天,一首《北京歡迎你》火遍全世界,一首《我和你》唱遍地球村。
賽場上姚明撐著膝蓋,汗滴落在地板上,砸開一朵皇冠狀的水花。
6個月前他左腳骨裂,跟火箭隊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無論是什么樣的治療,都要把奧運會放在第一位。”
6個月后,他終于圓夢北京,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此以后一路打打停停,直至提前退役。
這一屆奧運會還創下許多紀錄——“飛人”博爾特橫空出世;菲爾普斯一舉奪得8枚游泳金牌;中國體育代表團以51塊金牌的成績位居金牌榜首……
時光飛逝,北京奧運會已經過去14年。今年,這座城市又迎來了另一場世界體育盛事——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從2008年“全民迎奧運”到今天“全民迎冬奧”,我們記錄了中國競技體育實力的提升,也見證了中國大眾體育時代的到來。
2010年,兩個光頭和一檔名叫《非誠勿擾》的相親節目紅遍大江南北。人們拿著遙控器在電視前揮斥方遒,吐槽馬諾拜金、閆鳳嬌太作,卻沒注意到那年6月8日,一個名叫喬布斯的男人在美國Moscone West會展中心舉行了蘋果發布會,并推出了一款叫iPhone4的手機。
如今,江湖上已沒有了“喬幫主”的身影。
2011年,國際政治發生巨變。
·巴沙爾
年初,突尼斯的自焚事件點燃了“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浪潮在某些勢力的影響下席卷中東。這場運動最終導致幾百萬人死亡,并給基礎設施造成“萬億美元”的損失。
12月,“阿拉伯之春”的野火已經燒向敘利亞。雖然10年前就面臨生死存亡,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卻是為數不多的中東強人。
醫生出身的他,歷盡劍與火的淬煉,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苦撐危局。他在內戰和大國博弈漩渦中沉浮,親證了中東和平的命運多舛。他的國家被戰火摧殘,他的臉龐也寫滿滄桑。
當初高舉“自由、民主、人權”大旗、策動“顏色革命”的西方政要,嘗到了人道主義災難蔓延的苦果,但還欠中東民眾一個道歉。
2012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時刻。
·劉洋
那年,我國擁有了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
6月16日18時37分,劉洋和隊友景海鵬、劉旺乘坐“神九”進入了太空,舉國歡騰。
“神九”升空之前一個月,《環球人物》記者在位于北京的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專訪了劉洋,聽她講述了飛向太空前的艱難訓練歷程: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八大類幾十個科目,科科需要達到優異。女性航天員的訓練標準和男航天員完全一樣,因為“太空環境不會對男女航天員區別對待”。
如今,我國天宮空間站建設順利,而在上面已出現另一位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
10年來,我國航天事業步履不停,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身影出現在了茫茫外太空。
2013年,全國刮起“反貪風暴”。
當年,中央先后派出10個中央巡視組,分赴內蒙古、江西、湖北、重慶、貴州、水利部、中儲糧、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版集團、中國人民大學等地區和單位展開風暴式巡視。
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以來的第一輪巡視,“大老虎”紛紛現形。
如今,我國反腐力度不斷增強,高壓反腐已成常態。人們已深刻認識到,肅清腐敗,關乎國家安危,更是民心所向。
2015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備受關注。
·馬英九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
“習馬會”親歷者、《環球人物》特約記者王堯對當時情形記憶猶新:“只見習近平、馬英九分別從左右兩側的門走了進來,相向而行,伸手相握。黃色的背景板前,兩岸領導人互致問候,微笑致意,兩手始終緊握,讓現場的中外記者盡情記錄這載入史冊的80秒。”
歷史終將證明:無論有過怎樣的風風雨雨,兩岸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情無法割斷。
2016年是一代人青春的結束。
·科比退役演講瞬間。
那年,科比退役了。
從單場81分到改穿24號球衣,從鯊魚東游到重新率湖人奪冠,科比這個名字在“90后”的青春里一直代表著”堅韌“和”頑強“。
在科比的最后一場比賽上,所有隊友默契地將球全部交給科比“浪投”,他最終砍下60分,卻怎么也笑不出來。
比賽結束,發表退役演說時,他強忍著淚水說:“希望你們能夠從今晚明白,那些你努力工作的時光,那些你熬夜的時光,努力學習的時光,那些你感覺自己沒有在努力工作,感覺太疲憊的時光,那些你不想再逼迫自己,但仍還是選擇繼續那樣做的時光,那就是真正的夢想。”
一晃6年,時光匆匆而過。本以為會安享退役生活的科比,卻已經去世近3年。世事無常,科比的故事讓人扼腕嘆息。但是,他那永不放棄的精神將繼續激勵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
·《環球人物》2020年封面報道。
那年,中國醫生成了中國戰士。與病毒作戰,與焦慮搏斗,與時間賽跑,他們經歷過生的喜悅,感受過死的殘酷。
繼2003年非典之后,鐘南山的身影又一次回到大眾視野。
當他面對電視鏡頭,一字一句地宣布“新冠肺炎確定人傳人”時,所有人都意識到自己將被迫進入一個未知的防疫時代。
1月23日,武漢“封城”,這座1000多萬人的城市被迫按下暫停鍵。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16家方艙醫院迅速投入使用。全國各地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76個日日夜夜,濃縮成一個國家的戰疫軌跡。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中國把生命至上作為最高人權,不放棄一個患者、不遺漏一個病人。”鐘南山說,我們幾乎只用了1個月基本控制了武漢疫情;用3個月對全國疫情進行基本控制,“這真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就是我們制度的優越性”。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0周年。
·《覺醒年代》海報
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這些為建黨偉業奔走呼號的革命前輩,在2021年成為了全民追捧的“明星”。
那年2月,隨著建黨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在全網熱播,一大批年輕人第一次認真審視那些只在歷史教科書上看過的人物。
他們發現,陳獨秀遠比教科書上“可愛”,魯迅也“像一頭倔驢”,毛澤東“當年雖然年輕卻心懷堅定理想”……
建黨100周年之際,許多人用各種形式回顧了那段激情澎湃的歷史,一個個歷史人物逐漸在人們心中變得鮮活。
2022年,又有一張張面孔組成了一段獨屬當下的故事。記錄這些面孔,就是記錄一個個時代。
自2006年創刊以來,由人民日報主管主辦的《環球人物》雜志為一個又一個身影留下了時代烙印。
在這里,你將看見世界,讀懂世人。(作者:隋坤)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