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是激進者,
軍事指揮官德伊夫更是狠角色。
當地時間10月7日清晨,以色列人正在歡度安息日和西赫托拉節,警報聲突然傳來。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從加沙地帶發起火箭彈襲擊,據稱發射了約5000枚火箭彈。幾十名哈馬斯武裝人員潛入以境,發起襲擊。
哈馬斯這場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行動,引來對手強硬回擊。以軍發動代號“鐵劍”的行動,襲擊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目標。
據以色列醫療部門10月8日上午統計數據,巴以新一輪沖突已致3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1800多人受傷,數十名以色列人被挾持進入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當天發表聲明說,以軍對加沙地帶的襲擊已造成313人死亡、1990人受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我們正處于戰爭狀態。”
難民營走出的領導人
據《猶太紀事報》報道,10月7日,哈馬斯發布了一張“以色列少將被俘”的照片。畫面中,以軍將領尼姆羅德·阿洛尼穿著T恤和內褲,在街道上被帶走。
·尼姆羅德·阿洛尼
當日,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電視講話中說,哈馬斯已處于“勝利的邊緣”。他表示,巴勒斯坦人為解放巴勒斯坦土地和被以色列關押者,不斷發動“起義和革命”。這一循環“必須終結”。
“哈馬斯是巴勒斯坦反抗以色列的激進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色列中心主任朱兆一告訴環球人物記者,“該組織領導人哈尼亞也是激進者。”
哈尼亞于1963年出生于加沙地帶亞實基倫村,在難民營長大。由于戰亂和貧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
·哈尼亞
少年時期,哈尼亞就讀于聯合國在加沙地帶建立的一所難民學校。1981年,哈尼亞進入加沙伊斯蘭大學學習阿拉伯文學。在校期間,他是學生運動活躍分子,后來加入了穆斯林兄弟會。
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義”爆發。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走上街頭,用游行、罷工等方式反抗以色列的占領。24歲的哈尼亞參加了這場抗議活動。起義結束后,他被以色列逮捕,監禁了6個月。
正是在這場起義中,哈馬斯誕生了。年輕的哈尼亞成為哈馬斯創始人之一。哈馬斯被以色列認定為非法組織。兩年后,哈尼亞再一次被以當局逮捕。蹲了3年大牢后,他于1992年被釋放,并被驅逐到黎巴嫩南部地區。
·哈尼亞
1993年,巴勒斯坦國總統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簽訂《奧斯陸協議》,巴以關系得到緩和。哈尼亞得以重返加沙地帶。這次回國,哈尼亞威望大增。他被任命為伊斯蘭大學校長,并受到當時的哈馬斯領導人亞辛的器重。1997年,他成為亞辛的私人秘書,由此進入哈馬斯領導層。
從那時起,哈尼亞就成了以軍刺殺的目標。據報道,以軍2003年多次刺殺亞辛和哈尼亞,兩人曾逃過一劫,但亞辛最終被刺身亡。哈尼亞接班,成為哈馬斯的實際領導人。
之后幾年,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活動,規模進一步膨脹。
2006年,巴勒斯坦舉行首次立法委員會選舉,哈馬斯擊敗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獲得多數席位。后來,哈尼亞出任總理,地位僅次于總統、法塔赫領導人阿巴斯。
然而,哈馬斯與法塔赫存在內部矛盾。到2007年,雙方分裂,哈尼亞被阿巴斯解職。哈馬斯占據了約旦河東岸的加沙地帶,法塔赫則控制約旦河西岸。在與法塔赫的沖突中,哈馬斯武裝人員曾只用5天就占領了阿巴斯的辦公室。
·哈馬斯擁有各種射程的武器
近年來,哈馬斯不斷招兵買馬,實力得到提升。據稱,哈馬斯如今擁有各種射程的武器,攻擊范圍幾乎可覆蓋以色列全境。
“至少逃過5次暗殺”
哈馬斯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德伊夫更是“狠角色”。多年來,他被視為哈馬斯最神秘的領導人。
·《以色列時報》關于德伊夫的報道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德伊夫10月7日發表聲明。他說,此次行動是為報復以色列“褻瀆”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也是對今年以來以色列殺死殺傷數百名巴勒斯坦人的回應。
德伊夫呼吁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和巴勒斯坦人的抵抗聯合起來,“現在開始向巴勒斯坦進軍”。他說:“我們警告過敵人”“我們忍無可忍”。
德伊夫還在視頻中高呼:“今天,每個有步槍的人都應該把它拿出來,每個人都應該帶著卡車、汽車或斧頭走出來!”《以色列時報》稱,這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被大量轉發。這也是2021年來德伊夫首次露面。
盡管在這次突襲中擔任指揮官,但德伊夫長期隱身于幕后。除了哈馬斯成員,外界對他知之甚少。他保持神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1995年起他就是以色列的“頭號通緝犯”。
1965年,德伊夫出生于加沙地帶的一個難民營。度過充滿苦難的青少年時期后,1990年,25歲的他加入了哈馬斯。
兩年前,《以色列時報》這樣報道他:“上周,以色列國防軍兩次試圖‘清除’他,但都失敗了。”該報稱,過去20多年,以軍起碼5次嘗試暗殺他。“在2003年的暗殺計劃中,德伊夫的一只眼睛瞎了。2006年,他受了重傷,失去了雙腿和一只胳膊。”后來,BBC報道德伊夫時,稱他為“獨眼”。
2014年,以軍再一次對德伊夫實施清除計劃。當時,以空軍指揮部發現了德伊夫的疑似隱匿點。8月19日,以軍的兩架戰斗機向加沙謝赫拉德萬地區的一座小型公寓飛去,并扔下了炸彈,很快德伊夫被暗殺的消息傳出。但不久后,德伊夫被證實還活著。然而,他的妻子、3歲的女兒和幾個月大的兒子都在這次空襲中喪生。
據報道,以色列最近一次企圖暗殺德伊夫,是在2021年5月的“長城守護者”行動中。
尋求持久和平之道
朱兆一說:“這是巴以地區自2006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沖突,其規模幾乎等同于一場戰爭。17年后,以色列再次進入到全國動員的戰時狀態。”
·10月8日,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查看以色列空襲后的建筑廢墟(新華社發)
巴以沖突由來已久。“根據1947年聯合國第181號決議,1948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這片領土上建國。以色列很快同意建國,但巴勒斯坦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同意。” 朱兆一說。為了巴勒斯坦建國問題,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先后爆發了4場中東戰爭,以色列占領了聯合國決議劃分給巴勒斯坦的部分領土。“中東地區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
不過,具體到這次沖突,情況又不簡單。“準確說,該輪沖突其實不是‘巴以沖突’,而是‘哈以沖突’。”朱兆一說。
法塔赫一直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中的最大派系,控制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相較于哈馬斯,如今的法塔赫屬于“溫和派”,與以色列當局進行了多輪談判。然而,雙方就巴以邊界劃分問題、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回歸等問題始終沒能談成,流血事件時有發生。
哈馬斯則主張用武力手段反抗以色列。哈尼亞向其他阿拉伯國家表示:“我們的阿拉伯兄弟們,過去這么多年來,你們與以色列這個組織簽訂的正常化協議,無法解決巴以沖突,你們看,以色列人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怎么向你們提供保護?”
“該輪沖突哈馬斯應該已經醞釀了很久。” 朱兆一說,“對以色列,這是一次重大的情報失誤。這次沖突結束后,以色列軍界、政界以及情報部門都會進行一次大換血。”
沖突爆發后,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10月7日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有權捍衛自己,反對“定居者和占領軍的恐怖行為”。
巴以局勢的突然升級震驚了世界,國際社會迅速對此做出反應。
據伊朗國家通訊社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表示,支持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
美國、歐盟等齊聲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并表示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更多國家則希望沖突降溫。埃及外交部表示,作為雙方之間的調解人,埃及已經在努力尋找制止流血沖突的方法。埃及外長舒克里說,他正在與各國同行進行密切溝通,以阻止局勢持續升級。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0月7日發表講話,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不要采取導致緊張局勢升級的沖動行動。
沙特表示,其正在密切關注這一“前所未有”的局勢,呼吁雙方立即停止行動。
俄羅斯外交部官員表示,正在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官員接觸,呼吁雙方立即?;稹?/p>
就巴以沖突升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對當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呼吁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立即?;穑Wo平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巴以沖突反復上演,充分說明和平進程長期停滯不可持續。平息巴以沖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應當增強緊迫感,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推動巴以雙方早日恢復和談,尋求持久和平之道。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此作出不懈努力。
·10月7日,防空警報響起后,民眾在耶路撒冷一處建筑內避難(新華社發)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