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執教,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從低谷到輝煌。雖在東京奧運會上留下遺憾,但不能否認她其實早已書寫下傳奇。
|作者:小鹿崔雋
王媛媛劉旭輝凌云毛予菲
|編輯:阿曄
|編審:咖喱
8月2日下午,郎平指導了最后一場謝幕戰。
中國女排3-0擊敗阿根廷后,她和每一位女排隊員擁抱,姑娘們集體鞠躬向她致謝,伴隨著現場響起的音樂《陽光總在風雨后》,大家情難自已,淚流不止。
至此,中國女排正式結束了東京奧運會的征程。而郎平,也將卸去中國女排“主帥”一職,完成了自己執教八年的歷程。
賽后,郎平在接受采訪時寄語女排姑娘:
“年輕人有無限的可能和未來,我們的隊員都在不斷成長,希望這一屆奧運會她們不要太快忘掉,要記住經驗和經歷。”“很快,三年以后就巴黎了,希望(她們)在巴黎奧運會上大展身手。”
談及自身,她則表示既有精彩亦有遺憾。
“我覺得這8年非常精彩。我看著中國女排成長,我們也奪得了奧運會的冠軍,世界杯的冠軍,拿到各個比賽的獎牌,應該說還是很完整的。除了這一屆有一點遺憾。”
“可能留點遺憾更好吧,讓年輕人更有夢想,更有渴望,去追求下一個目標。”
作為主教練的郎平,帶著復雜心情,正式謝幕了。
“出山就是去當鋪路石的”
2013年,是中國女排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當時的中國女排,經歷新老交替、青黃不接,成績跌至谷底。2010年世錦賽僅獲第10;2012年倫敦奧運會輸給日本隊,無緣四強。大家想到了正在海外打拼的郎平,希望她能回國執教。
接到領導電話后,郎平很糾結。一方面,她在國外的生活才剛剛穩定,另一方面,女兒白浪還這么小,就這樣放下孩子?
她曾回憶說:“我回來的時候,猶豫了很久,從來沒想過我可能去帶國家隊,為了生存,我就覺得要帶個大學隊,壓力也不大。我想終于可以平平穩穩地生活了,想安安靜靜生活一段時間再說。”
然而,幾番猶豫,那年春節過后,她還是回國了,她不希望中國女排這個旗幟在國人心中倒下。于是,就有了短片《想不到》里的一幕,小小的白浪流著眼淚看著母親離去的身影:“想不到,對你來說,還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郎平說:“想不到,我會那么不舍得,每次分離都不敢回頭……”
·郎平(中)與女兒白浪(左)。
這不是郎平第一次回歸,上一次是在1995年。彼時,中國女排同樣身陷低谷。那時,有人代表國家對她說:“祖國需要你!”而這次,祖國再次需要她。
就在郎平第二次上任中國女排主帥前不久,她聽聞女排名宿陳招娣因病去世的消息,為此哭了許久。她說:“招娣去世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讓我特別感動,女排精神還是這么有感召力,在中國女排最需要人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做點犧牲?現在這個局面,出山就是去當鋪路石的。”
臨危受命,上任之初,郎平就公開了執教目標:2015年奪回亞洲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力爭打進前三名。
她提出“大國家隊”的概念。相比過去十幾人的集訓,郎平的大國家隊名單總是30多人。她要在每年的聯賽里挑選表現出色的運動員,如果一個位置不滿意,還會進行“海選”,最后全拉到自己身邊看一看、練一練。
于是,郎平能在2013年發現朱婷,2014年拉起袁心玥,2015年推動張常寧,2016年鍛煉龔翔宇。幾年下來,球迷常說的“朱袁張龔”組合日漸成熟。
面對年紀比女兒白浪還要小的新一代女排姑娘,郎平卻仍然可以讀懂她們。2013年上任后,她就給每位隊員發了問卷,內容有:“說說你的性格特點,談談你的技術特點,你認為國家隊在里約周期的奮斗目標是什么,你希望教練在哪些方面給你更多幫助……”
她很在意隊員的心理狀況,曾說:“年輕隊員不要覺得自己年齡小、進隊晚,今年或明年肯定趕不上大賽了。你能不能行,要看你的進步程度。沒趕上今年、明年的大賽,今后中國女排也需要你們。只要你在國家隊訓練一天,你就要把自己當主人,非常投入地去訓練。”
2019年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非主力陣容出戰的中國女排從不被看好到摘取銅牌,每個姑娘都證明了自己是“球隊最需要的那個人”。
八年執教,兩次巔峰
郎平回歸的8年里,女排迎來兩次熱度巔峰——2016年里約奧運會奪冠,2020年電影《奪冠》。
2015年,中國女排在女排世界杯獲得冠軍,攜手亞軍塞爾維亞隊獲得2016年里約奧運會參賽資格。
按當時的出線情況和世界排名,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將再次進入“死亡之組”,與美國、塞爾維亞、意大利、荷蘭和波多黎各同分在B組。
原女排國家隊隊員諸韻穎解說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女排的所有比賽。她記得很清楚,八進四,中國女排遭遇東道主巴西,很多人覺得兇多吉少,唯獨她特別看好。“中國女排擅長打逆風球。每次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候,郎導都能帶領全隊創造奇跡。她太神奇了!”
2016年8月21日,郎平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3年零4個月。巴西里約熱內盧小馬拉卡納體育館的看臺被一片紅黃色的中國球迷占領。中國女排對陣塞爾維亞,爭奪奧運冠軍。經過1小時45分鐘激烈對抗,中國隊終以3-1取勝,歷史上第三次獲得奧運會金牌。
·2016年里約奧運會奪冠。
舉國贊嘆,全球喝彩。名嘴白巖松笑稱:“看來輸第一局是中國取勝的好兆頭,而后之所以連下三局,原因是防守,令人窒息的防守,面對對手又高又快的網上實力,中國移動長城再現江湖。”他還高呼:“如果之前郎平該進世界排壇名人堂,這一戰后,她該被封神。”
那的確是一段很難復制的歷史——面對強大對手,先在小組賽慘敗,然后依次挑落,奪得金牌。狂喜中,郎平依舊冷靜:“隊員的技術不是最好,可以用女排的作風、用團隊間的互補在比賽中畫一個圓。”最令人們難忘的,是她那句像金牌一樣堅挺的話:“明知不會贏,也要拼了命!”
繼里約奧運會女排取得輝煌戰績之后,2019年9月底,中國女排以11戰全勝且只丟3局的成績成功衛冕世界杯冠軍,這也是中國女排自1981年以來的第10個世界冠軍。
在這屆世界杯期間,郎平接受采訪時說:“只要穿上帶有‘中國’二字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這段話迅速沖上微博熱搜,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
無論對體育精神的討論如何深入,體育觀念如何更新,競技體育始終還是強者的游戲,勝利也依舊是話語權里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有了勝利,才有資格談論精神。而郎平的一切強大,恰恰又源于精神世界的強大。
2020年,以中國女排為主角的電影《奪冠》全國上映。影片回溯從1981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激情歲月,一經上映,票房火爆。
最終,《奪冠》獲得了香港電影導演會2020年度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等獎項。
在影片中飾演青年郎平的是她的女兒白浪。
過去白浪參加排球比賽時,有人跟她說:“我是你媽媽當時的隊友。”還有人跟她說:“我是你媽媽的fans(粉絲)。”白浪問郎平:“媽媽,為什么人家都認識你?”再后來,白浪聽別人說:“你媽媽是我們那一代的英雄!”她不解,回來問媽媽:“為什么她們說你是那一代的英雄?”
郎平從不刻意給女兒講自己的過去:“我覺得沒有必要,她長大了,如果感興趣,她自己會去了解。”
沒想到多年之后,因為接拍《奪冠》這部電影,白浪不僅了解了媽媽的故事,還重走了一遍媽媽年輕時走過的路。“受過苦、受過傷,但也因此更了解媽媽,我重走了媽媽做為一名運動員的路。好像,也找到了自己。”
拍攝時,她和隊友一起穿著當年中國女排的隊服,“戴著(模仿)媽媽發型的頭套”。等候樂隊試音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奏響了。“不知道為什么,我聽著聽著哭了,看著國旗升起,我自言自語:‘媽媽,我終于明白你為什么這么愛中國女排了。’”
飾演青年郎平,白浪曾這樣講述自己的感悟:“我有時候感覺到的是我的心,有時感覺到的是郎平的心,有時候我們的心在一起,這是我表演時最喜歡這個角色的地方。”她說,在很多個神秘又穿越時空的時刻,她和媽媽的心在一起。“她知道的,她在我心中是偶像。”
英雄落幕,落地無聲
過去幾年,對郎平和中國女排來說,似乎達到了巔峰。不曾想,在今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排以3負2勝的戰績結束了此次征程,讓人不禁感慨,八年一夢,如坐過山車,巔峰之后,即是落地。
本次奧運小組賽開啟后,中國女排連續輸給土耳其、美國和俄羅斯奧委會隊,遭遇3連敗的同時也提前出局,無緣8強。這是中國女排征戰奧運會的歷史最差戰績。
作為上屆奧運會的冠軍,此番出征東京的中國女排,被國人寄予了厚望,大家都希望這支冠軍之師,能夠在東京奧運會上再創佳績。但即便沒有奢望女排能蟬聯奧運冠軍的人,都不會想到她們會用這樣的成績鎩羽而歸。
特別是在與俄羅斯奧委會隊的對戰中,對方實力不及中國女排,而且多位球員沒參賽,最后卻以弱勝強贏了中國女排,讓中國球迷大為意外。
作為奧運衛冕冠軍,中國女排提交的這份成績單顯然不能讓人滿意。
主教練郎平因此次中國女排未能小組出線而向全國人民致歉。她在做客《中國體育》時總結中國女排本次奧運之旅的失利原因,表示——
這次征程充分展現了奧運會的殘酷性和不確定性。“前面一會說奧運會有,一會說奧運會沒有,大家的心不是很定。后面我們也是在全力備戰,但是結果確實出乎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本來覺得,這么長時間的練兵,(之前)狀態其實挺好的,為什么到了前兩場都沒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我覺得首先還是(女排姑娘們)包袱太重了。打順了可能還行,一旦場上局面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順),就開始懷疑自己,精力不夠集中。第二點就是朱婷傷病的起伏。”
最后,郎平說自己累了,需要休息,應該讓更多優秀的年輕教練沖。
確實,出生于1960年的郎平今年已經61歲了,從2013年到2021年,八年間,郎平率隊拿下2015年世界杯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冠軍、2019年世界杯冠軍,早已書寫下一段傳奇。如今,屬于她的時代即將過去。
正如郎平所說:“我們終將老去,中國女排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