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爽 民謠歌手,1992年出生于新疆阿克蘇庫車市,畢業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個人專輯《生長》《如影》《星球》,多次舉辦全國巡演。近期因單曲《漠河舞廳》走紅。
做了十年音樂
出了三張專輯
一天早上,柳爽收到私信,是視頻博主“普及現場”發來的。這位博主在10月22日發布了《漠河舞廳》的演出片段,獲贊數超過150萬,這首歌熱度迅速發酵升溫。博主說,很高興通過這個視頻讓大家認識柳爽,但也抱歉引來了諸多的爭議和質疑。柳爽回復,不需要道歉,網絡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
誰也沒法否認,就在最近,《漠河舞廳》這首發行于2020年上半年的歌曲突然成為網絡頂流,改編、演繹眾多,過度的詮釋和解讀也紛至沓來。以至于柳爽不得不在網絡發文,呼吁“別推了,可以了,再刷就變味兒了”。
很多人誤把柳爽當作一夜爆火的“網紅”,他也無心辯解。他英俊的長相、瀟灑的臺風都引起了網友的興趣,這些成了《漠河舞廳》傳奇的外延部分,延續了歌曲和他本人的熱度。
迄今為止,柳爽的創作生涯中有兩次流量高峰,一次是親人生病的共情,一次是愛情故事帶來的激勵,他說:“實際上都與共情有關,好像痛苦總能引起共鳴。”
柳爽上大學時,姥爺患上老年癡呆癥,他回憶和姥爺相處的片段,寫下自己人生中第一首歌《姥爺》。這首歌2011年在人人網獲得17.8億次播放,無數網友留言,分享自己和親人的生活記憶。2018年9月13日,柳爽接到媽媽的電話,姥爺過世了。巡演到濟南,他忍不住跟歌迷說,自己以后不想再唱這首歌了。甚至于此后再公開提到這件事,都擔心“好像拿家人的喪事給自己貼上感情的標簽”。直到前不久《漠河舞廳》躥紅,類似的被“消費情懷”的感覺重來,柳爽的反應依然是抗拒。
做了十年音樂,出了三張專輯,柳爽希望自己的腳步能慢一點,用演出和作品讓前進的路更踏實。10月30日,新作《玫瑰竊賊》上線QQ音樂,半小時內評論突破999+,與《漠河舞廳》一起登上熱搜榜。這是他第四張專輯《花》的第二首單曲,也是他自創的“歸納性音樂”系統中的一部分。也許是時候穿過泛濫的碎片信息,重新認識一下《漠河舞廳》背后的音樂人柳爽了。
《漠河舞廳》合唱的段落
成為這首歌最動人的部分
2019年12月,柳爽在漠河一家舞廳偶遇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獨舞。他和老人聊了幾句,得知老人的妻子在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中遇難,此后數十年,老人孑然一身,常到事發地附近的舞廳跳舞,懷念愛跳舞的亡妻。柳爽沒有刨根問底,甚至沒留下老人的聯系方式,只是口頭征得老人同意,為他寫一首歌。
回到北京后,柳爽創作了《漠河舞廳》,又使用第一人稱寫下書信體小說《再見了晚星》。他用文學想象虛構了大量細節,給老人化名為“張德全”。這首歌收錄在柳爽的第三張專輯《星球》中,本來就是上一輪巡演的保留曲目,他在歌曲第二段設計了和歌迷合唱的段落,這也成為這首歌最為動人的部分。
《漠河舞廳》發表一年后意外“破圈”,遠遠出乎柳爽的預料,這首歌甚至帶紅了漠河這座城市,漠河市文旅局和舞廳老板都公開作出回應。在這場網友的集體共情中,柳爽卻幾乎成了局外人。在他看來,歌曲傳播到一定程度,本意開始有一些被扭曲了,網上充斥著改編版、翻唱版、酒吧版等娛樂化的傳播,也有網友對歌曲提出種種意見,甚至給他發來自己修改的歌詞。這一切讓他從歌曲最初的愉悅轉變為疑惑,甚至不適。
“我平時很少上抖音,之前看到一些對《漠河舞廳》編曲、旋律,包括作詞的爭議,這種爭議引發我關于音樂審美的思考,想知道《漠河舞廳》處在音樂審美食物鏈的哪一層。到后來看到了與歌曲不太匹配的畫面,比如瘋瘋癲癲的舞蹈,甚至有各種夜店的廣告,配上歌詞,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已經變味兒了。”柳爽說。
甚至有一條點贊量非常高的視頻,是一位老人在天橋下跳舞,博主直接說那就是張德全老人,但實際上是在天橋下隨便拍的。因為這首歌本質上是一首悲歌,柳爽覺得,如果原型的那位老人也玩手機,看到一些本來是自己表白和訴說思念的句子被玩成這樣,一定很不舒服。
他的很多歌曲都有故事
專輯也以小說方式分章
就像《漠河舞廳》一樣,柳爽的歌曲總是能帶給聽眾某種共情。他的很多歌曲都有故事背景,甚至每張專輯里,至少有兩三首歌是他個人的經歷。有網友稱他是“音樂小說家”,他回應說:“其實我覺得在音樂上面我沒什么天賦,也沒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但是我喜歡寫詞、寫作,歌詞方面可能會跟其他的音樂人有一些區別,可能是有些自己的特點吧。”
當初歌手陳鴻宇在人人網聽到柳爽的歌,邀他加入自己的廠牌“眾樂紀”。柳爽回憶,自己當時對音樂制作完全是空白,陳鴻宇實際上擔任了他第一張專輯《生長》的監制,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他,讓他對音樂人這個職業有了基本的認識。直到第二張專輯《如影》,柳爽開始嘗試參與制作。哪怕是后來離開“眾樂紀”,兩人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陳鴻宇會為柳爽的成功歡欣,高興地說自己沒有看錯人。
柳爽記得很清楚,自己2018年第一次現場演出,60塊錢一張門票,來了423個人,其中19個是親友團。他在臺上緊張得琴都彈不穩。也是在那一年,專輯《生長》上線眾籌,最終以300%的額度交出答卷。接下來完成了首次“生長”全國巡演,“開始整個人很緊繃,能唱,但不夠自然,幾場下來越演越放得開,他們總說我在放飛自我。”他陸續登上南京森林音樂狂歡節等音樂節的舞臺,并在2019年夏天初次參加草莓音樂節,榮獲第二屆LPA音樂盛典民謠類最佳潛力獎,入圍LPA民謠類最佳現場獎項。
2021年,第三輪巡演《重返星球》正式啟動,柳爽用22首歌唱滿兩個小時,現場甚至有聽眾因為某首無詞的音樂作品落淚。網上熱傳的《漠河舞廳》現場視頻,正是來自于這輪巡演現場。同年,他獲得了LPA音樂盛典民謠類最佳現場獎。
如果說首張專輯《生長》還是樸素的生活記錄,那么在第二張專輯《如影》中,柳爽已開始有意識地營造氣氛。專輯分為上下兩部,黑與白、光與影的情緒差別分明。到了第三張專輯《星球》,他進一步發現這種創作形式的魅力,并總結為“歸納性音樂”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音樂有快樂的音樂,悲傷的音樂,或者是各種應用于不同場景的音樂,我根據情緒將音樂分為第一章節、第二章節、第三章節。”
《星球》專輯分為藍、黃、紅、灰四個章節,代表不同的情緒,但又相互關聯,最終歸納為一張專輯。《漠河舞廳》就是表達哀傷、憂郁以及迷茫的第一章節“藍色星球”的開篇之作。
音樂上的路還很長
希望呈現不一樣的面貌
正在籌備中的第四張專輯《花》,是柳爽眼中“歸納性音樂”的2.0版本,他希望在情緒之外融入不同場景的音樂體驗?!痘ā贩譃槿漏ぉ?ldquo;Daisy雛菊”“Rose玫瑰”“Somuns罌粟”,三朵花以不同的章節主題,將故事融入音樂。這也是他在今年6月成為“騰訊音樂人”后與騰訊合作的首張專輯。
“Daisy雛菊”中的《朋霍費爾》和“Rose玫瑰”中的《玫瑰竊賊》已相繼上線,柳爽也樂于在QQ音樂的單曲評論區普及歌曲的創作背景。“玫瑰代表的是每個人年輕時那種對生活的憧憬和想象,理想和抱負,或者是年輕時的鋒芒。隨著生活、隨著年齡、隨著遭遇,這些會被慢慢剝離,或者磨平,就好像竊賊偷走了當年那一束玫瑰。”柳爽解釋。這首歌已經歷過多次現場演出,他根據觀眾的反應一再修改。現場播放的視頻中,集合了數十位攝影師拍攝的人物素材,有清潔工、深夜出攤的小販、垂暮老人,也顯示出柳爽的創作方向──他試圖把視野從單純的愛情拓展到全部生活。
下一首歌,柳爽想寫一寫路邊的灑水車,因為童年時,每當夏天看到它噴出的水霧都會感覺心情愉快。“長大以后,在北京、上海已經很少看到那種很古老的灑水車了。”他想用這首歌寫出讓大家現場蹦起來、跳起來的作品。
成為“騰訊音樂人”后,在平臺的全渠道宣發助力下,《朋霍費爾》《玫瑰竊賊》等作品被越來越多的樂迷聽到。柳爽也表示,在宣發、演出等方面獲得了不少支持,也希望能借此推出好的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一個更加立體的柳爽。
“在音樂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人指責我說,你的編曲、你的演唱這樣那樣,我覺得沒法反駁,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把新的專輯做好,把現場做好,讓剛關注你的人發現你有新東西,而不是只有那一首歌。”現在,柳爽還在繼續準備新專輯剩下的歌曲,還有年底的幾場演出,他希望能在以后的演出中呈現完全不一樣的面貌。
雖然自稱《漠河舞廳》的爆紅給他個人帶來的關注連這首歌本身的十分之一都沒有,但經歷了幾年的職業音樂人生涯,積累了上百場演出的經驗,柳爽至少在民謠音樂領域早已不是無名之輩。“破圈”之前,他已有不錯的巡演票房,有一眾穩定的歌迷。“我跟樂隊都挺滿足的,一年上一個小臺階,慢慢來是一個比較舒服的過程,路走慢點兒挺好的。”
最近柳爽又重新錄制了一版《漠河舞廳》,他說,2019年樂隊哥兒幾個在一個小區居民樓里搭了簡易的棚,設備隔音簡陋粗糙,原版的《漠河舞廳》在那樣一個環境里完成。因條件有限,很多配器是拿電腦軟音源做的。這次他們和更專業的制作人團隊以及國際愛樂樂團合作,新編并實錄了所有的弦樂及配器,終于彌補了心里的遺憾。“漠河又下了雪,如果有時間,希望再回去看一看。”
我們不必留戀柳爽在“漠河”營造的盛大浪漫,因為這位音樂小說家正在用故事與音樂栽植另一片花海;我們只需懷著熱忱的愛,到最后便能知道,誰是玫瑰,誰是晚星。
對話柳爽
以歌曲找到共鳴的人
記者:您畢業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當了警察,怎么走上音樂這條路的?
柳爽:我小時候在軍營長大,第一次接觸吉他是在上初二的時候,跟軍營里炊事班的叔叔學,又跟著視頻和書籍自學,沒受過專業訓練。大學時民謠熱,我寫了第一首歌《姥爺》,又寫了《高米店南》和《莫妮卡》,想表達就寫,純粹是愛好,一直對演出有強烈的興趣。畢業后在上海做了兩年警察,工作和演出還是有沖突的,就辭職去做音樂。本來考到上海也不容易,辭職時沒告訴家人,因為知道他們肯定不同意,我媽還好,比較支持我,我爸有將近一年沒怎么理我。
記者:您的樂隊是怎樣組建起來的?
柳爽:在做第一張專輯第一首歌時,陳鴻宇幫我介紹了吉他手。磨合了一段時間,覺得不錯,認識了他的樂隊,反復地排練,一起成長,到現在演了上百場。確實應該感謝陳鴻宇,他最早拉我一起做,在這個行業里帶我走了一段路。
記者:這幾年心態上有哪些變化?
柳爽:之前我們是一個小眾的樂隊,專輯出到第四張,演出票房一點一點增長,我覺得這個過程對我和樂隊來說挺舒適的,能看到大家的變化和進步,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聽到,能夠因為歌曲找到有共鳴的人,還是很欣慰的。
記者:您的歌里總藏著故事,您本身也愛寫作,能否談談創作心得?
柳爽:我希望能根據音樂的情緒和腦海中的畫面,展現出場景,可能這就更接近于小說、電影。我的參考標準其實是演出效果,看我自己的感覺是否熱烈,看觀眾的共情程度,慢慢摸索,創作出有現場表現力的歌,加大器樂演奏的成分。
記者:《漠河舞廳》之后,您自己想要有哪些新的突破?
柳爽:《漠河舞廳》火爆之前,我們的演出甚至沒有燈光師,沒有舞美策劃,都是我們自己做,希望接下來可以把舞美和燈光做好,提高一個檔次。因為我喜歡儀式感,演出質量做好了,接受的人才會越來越多。這陣風刮過之后留下什么,也是我需要思考的。
記者:您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的?
柳爽:我感覺應該是短頭發,有點兒胡子,但十年后還做不做音樂也不好說。我不敢有太大的目標,因為那樣會讓我壓力增大。希望即便我這個人消失了,這首歌還在,這是我的一點私心,想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些關于我自己的東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