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服飾復刻 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服裝淺黃絹鳳鳥花卉紋繡綿袍(N10)復刻 曾侯乙編鐘鐘虡銅人
嚴倉1號楚墓漆棺畫 舞者形象藝術再現
楚國服飾什么樣?浪漫奇詭,絕艷多姿。
郭豐秋1984年出生于南陽,2011年從武漢大學歷史學專業博士畢業后,進入武漢紡織大學任教,萌發了對楚服的研究興趣。她主持的相關研究入選國家社科項目,37歲時被聘為教授。
郭豐秋教授展示的楚服,來自她的“楚服工坊”的復刻。7月2日,記者來到“楚服工坊”探訪,跟隨這名80后教授來了一趟楚服之旅。
東周時期的楚國郢都,相當于今天的巴黎
楚服是先秦楚地楚人服飾的統稱,曾經聞名中原,傳承于后世。
還記得嗎?今年年初,河北邯鄲文旅以“戰國袍”一舉成名,讓兩千多年前的楚服時尚再次受到關注。寬衣博袖束細腰的“戰國袍”,很快成為影樓拍攝的爆款服飾。郭豐秋說,現在流行的“戰國袍”,多數是依據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服飾實物進行的改良設計,可稱之為“楚風漢服”。
時尚是個循環。郭豐秋介紹,東周時期的楚國郢都是當時的時尚中心之一,相當于今天的巴黎、米蘭、紐約、上海等時尚之都。
演繹服飾時尚,離不開對身體的審美
中原文化普遍以高大為美,而楚人受中原地區禮儀約束較少。郭豐秋說,《墨子·兼愛》中的“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等語句,《登徒子好色賦》中對楚國美男子宋玉的評價,都反映了楚人追求“細長嫻麗”審美趣味。從荊門沙洋嚴倉1號墓出土的漆棺畫、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帛畫》等文物中的人物服裝看,事實也是如此。
郭豐秋在研究和復刻楚人服飾過程中,發現了楚人在服裝設計和穿搭上的許多“小心機”——身體裹得越緊、袖子越寬大,顯得人越瘦長;從嚴倉1號楚墓漆棺畫上看,楚人走路都在擺pose,走路時身體是S型,隨時隨地呈現靈動的曲線。
楚人的時尚品位,是看聽聞全方位
如果你以為楚人的時尚到此為止,那就小瞧了楚人了。
郭豐秋說,“楚人對時尚的品位,是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的。”楚人穿了漂亮的衣服,還會佩戴各種配飾。從楚地出土的木俑來看,當時人們的佩飾由玉環、玉衡、玉璜與蝴蝶結一樣的花草絲帶相連,走起路來“環佩叮當”。
除了玉佩,還需要香氛襯托,屈原就是愛香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代,也會是妥妥的時尚博主,可以為湖北的香水代言。”郭豐秋打了個形象的比喻。
楚人的服飾元素,可穿越到現代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楚服的魅力,郭豐秋根據江陵馬山一號楚墓等考古發掘報告,復刻、再現了多件有代表性的楚服。比如,考古報告中標注為“江陵馬山一號楚墓N10”的這件“淺黃絹鳳鳥花卉紋繡綿袍”是2022年至2023年她花了一年多時間,和學生一起復刻出來的。這件楚服色彩搭配典雅華貴,三頭鳳鳥紋飾展示著楚人的浪漫想象和藝術圖式,為了活動方便,服裝腋下還增加了嵌片設計。“一比一復刻,今天的人穿起來,仍然十分舒適。”郭豐秋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