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0%。究竟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從環比看,經季節調整后,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7%。環比增速連續八個季度正增長,經濟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善于透過經濟運行的“形”把握發展的“勢”,科學認識“當前經濟怎么看”,有助于準確把握“經濟工作怎么干”。
判斷大勢,要從全局看。消費、投資、出口,被視作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上半年,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貿易規模再創新高,投資增長趨勢也值得關注。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穩步實施,相關投資呈現較快增長。上半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增速高于全部投資13.4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54.8%,比一季度提高5.8個百分點。充分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努力形成高質量供給,經濟“健康態”將更加活力充足。
江西省九江市一家科技企業半導體智能生產線上,工人操作新設備測試產品。當地不斷構建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鼓勵引導傳統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技術革新、科技創新。朱海鵬攝(影像中國)
把脈趨勢,要細致地看。透過剛剛露出海面的桅桿頂,能預測輪船的樣貌;透過處在苗頭狀態、孕育過程的新事物,能感知時代潮流、發展趨勢。附加值低、“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曾占據外貿“半壁江山”,如今已下降至不足兩成。上半年出料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07.6和147.3個百分點。產業鏈更長、附加值相對較高的一般貿易比重在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正顯現國際競爭力。貿易結構在變化,預示產業分工在升級,外貿抗御風險的韌性更強了。
觀察挑戰,要辯證地看。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所增多,但許多困難都是做增量、開新局、謀創新遇到的“成長的煩惱”,許多壓力都是求新求進、求變求好的“積極的壓力”。比如,在電商沖擊下,線下零售的轉型升級步伐更快。上半年線下零售新業態實現較快增長,即時消費需求較為集中的便利店零售額同比增長5.8%,品質服務好、消費體驗佳的倉儲會員店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許多大型商業中心向社區生活靠攏,向網絡流量借力,向文旅融合挖潛,不斷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重新找回了人氣。如何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是一條必經之路。破除前進路上的障礙,實現新的更大發展,離不開全面深化改革精準發力,尤需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穩中求進,離不開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加快推進,各地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平穩增長;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同比增長16.6%,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空間和潛力依然很大……以釘釘子精神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著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峰高無坦途。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乘勢而上、迎難而上,中國經濟一定會在日新月異中帶給世人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