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情滿中國•愛在康定”——中國康定國際情歌節在四川甘孜康定盛大舉行。情歌節期間,既有全民參與的主會場,又有多個支線活動和3場沉浸式大巡游,尤其是8月22日當晚,李玉剛、丁真、阿蘭、高毅磊等人聯袂打造的“情歌之夜”,精彩紛呈,讓“情歌之城”康定更加光彩照人。
“情歌之夜”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一首《康定情歌》,喚起了人們共同的情感,激起了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情歌節期間,李玉剛、昂洛、高毅磊等人向環球人物網聊起了他們對《康定情歌》的認識和看法。
李玉剛:這是康定不可多得的財富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康定情歌》了,唱了有30來年了。”著名歌手李玉剛一開口,就直言不諱地表達他對《康定情歌》的熱愛。
李玉剛在“情歌之夜”上獻唱
今年3月1日,李玉剛和他的團隊走進甘孜,踏上了瀘定橋、爬了跑馬山,走過理塘、貼近稻城、感受亞丁……一路走來一路看,李玉剛被甘孜的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獨特文化所打動。
“原來以為,康定是一個很遙遠的地方。到了康定,才知道康定并不遙遠。”李玉剛說,“《康定情歌》故事真實,感情真摯,飽含了動人的藝術感染力,是康定不可多得的財富。”
采風結束后,李玉剛依然沉浸在《康定情歌》優美的旋律中。于是,他與他的團隊創作了《又唱康定情歌》這首動人心魄的歌曲。
在“情歌之夜”炫美的舞臺上,李玉剛演唱了《萬疆》和《又唱康定情歌》,第一次把《又唱康定情歌》面對面地獻給了甘孜各族人民。這也是他對甘孜旅游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特殊貢獻。
李玉剛的家鄉在東北農村,對鄉村有天然的親近感,對鄉村生活有很深的體會。不論是對家鄉的認識,還是在甘孜采風,讓李玉剛看到了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果:人民群眾的生活面貌大大改變、精神面貌顯著提升。“用歌聲謳歌中國大地,是我們音樂人的責任。”李玉剛這樣說。
昂洛:《康定情歌》是人類的共同語
見到昂洛時,是“情歌之夜”結束的當晚,全國各地的游客久久不愿離開主會場。研究藏文化已有30多年的甘孜州非物質文化博物館名譽館長昂洛說:“搞得好哦!比以往都有很大的進步。”
昂洛
2001年舉辦的首屆康定情歌節,就是昂洛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籌劃的。那時的他已從石渠縣政府機關下海,回到祖祖輩輩生活的康定。
聊起《康定情歌》,昂洛有說不完的話題。“《康定情歌》是人類的共同語,理解《康定情歌》,應該分為四個方面。”昂洛這樣說道,第一個方面,《康定情歌》的曲風是本土的溜溜調,非常接地氣,朗朗上口,很容易傳唱;第二個方面,《康定情歌》歌唱的是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熱情奔放的愛情,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符合人類對愛情的審美、理解和追求;第三個方面是符合人類對心靈的探索,世界上,人們常以物質指標進行評判,而《康定情歌》承載的文化,對心靈進行安撫,這是呈現給世人最有意義的地方;第四個方面是《康定情歌》不單單唱的是兒女之情,其實也包含了親情和友情。
讓昂洛高興的是,如今的情歌節不僅有美食、舞蹈、非遺展示等,活動還向各景區延伸,游客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各類媒體的加入,讓宣傳更加有聲有色。
高毅磊:祖祖輩輩都要唱下去
作為康定地地道道的藏族年輕歌手,高毅磊對《康定情歌》情有獨鐘。
高毅磊
“我就是在溜溜調的環境里長大的。”高毅磊說,“從記事起,我就會哼唱溜溜調。”直到現在,他與幾個朋友在一起,或者做事時,總會不自覺地哼幾下,感覺特別爽。
22歲的高毅磊在外演唱已有4個年頭。高中二年級時分科,成績還不錯的高毅磊毅然選擇唱歌。這讓老師和同學有些意外,也讓家人意外。好在母親后來的理解和支持,堅定了高毅磊的信心。
考上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后,剛開始登臺表演,高毅磊常常緊張得冒虛汗。可能患了恐懼癥,高毅磊心里想。這時,高毅磊就在心里默默地哼唱溜溜調,以平復自己的情緒。
聊起對《康定情歌》的認識,高毅磊說:“《康定情歌》淳樸自然,有非常明顯的康巴地域特色,描繪了康定人的生活。情以成歌,歌以定城。《康定情歌》對于增強康定乃至甘孜的吸引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甘孜的文化旅游發展也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要大力宣傳,祖祖輩輩都要唱下去。”高毅磊最后說。(廖伯遜/文 李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