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雜志文章
專訪中央醫院名醫金茂岳之女金星

“延安讓父親改變了信仰”

2021-11-18 16:13:05 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雜志 作者:尹潔
大號 中號 小號

2021年4月,金星在北京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金星,1941年出生于延安中央醫院,北京醫科大學畢業,北京世紀壇醫院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
  我父親金茂岳出生在一個回民家庭,從小信奉伊斯蘭教。從泰安萃英中學畢業后,父親考取了齊魯大學醫學院。這是西方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國創立的第一所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基督教長老會、英國基督教浸禮會以及加拿大的多個基督教會聯合開辦。全盛時期的齊魯大學和燕京大學并稱“南齊北燕”,學費也是相當昂貴的。父親為了獲得減免學費的資格,在大學里加入了基督教會。在他看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同源,學習前者的教義也能更好地理解后者。
  畢業后,父親被聘任到齊魯醫院婦產科工作。當時的婦產科主任是英國人,送了父親一本《圣經》。后來,父親就是帶著這本《圣經》去延安的,但他的信仰乃至整個生命,都在延安徹底改變了。
  “延安就是圣經上說的天堂”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父親思想上受到極大震動,認為中國人決不能當亡國奴。懷著一顆樸素的愛國之心,他加入了中國紅十字會醫療隊。1938年1月3日,父親所在的23醫療隊被派到西安,要求到國民政府軍醫署所轄的傷病醫院工作,卻遭到拒絕。
  當晚,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處長伍云甫來到醫療隊慰問。在得知有21名正式隊員、其中6名是醫學博士等情況后,他說:“這里不要,你們是不是可以到延安去?延安有傷病員,還有群眾,缺醫少藥,歡迎你們去。”兩天后,八路軍駐陜辦事處黨代表林伯渠又親自找醫療隊成員談話,鼓勵大家說:“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到延安去也是抗戰。”
  父親之前親眼見到、親身體會了國統區軍醫院的混亂管理和派系斗爭,于是拿定主意,幾天后就跟隨醫療隊來到了延安。
  當時的延安條件很艱苦,知識分子、技術人員更是寶貴。父親他們一到延安城門外,就受到群眾、機關和學校工作人員的夾道歡迎,敲鑼打鼓地把醫療隊接到住的地方。晚上又專門開了一個歡迎大會,不僅各單位代表都來了,就連毛主席和朱總司令也來了,親切地跟大家握手、問候,歡迎大家到延安參加抗戰。
  父親很受鼓舞。那時奔赴延安的人,絕大部分在去之前就接受過革命思想的教育,甚至已經是共產黨員了,父親卻從未接觸過這些,他最初的目的只是抗日救國。延安為他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干部、群眾是平等的,官兵一致,軍民關系融洽,大家一起勞動、一起生活。在父親看來,這就是圣經上說的“天堂”。
  抵達延安后,醫療隊被派遣到甘谷驛二兵站醫院。給八路軍傷員做手術時,有時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在即將失去意識或即將恢復意識時,人的大腦中哪種思想最強烈往往就會表現出來,傷員們在這種時刻總是喊:“同志們沖啊!殺啊!”“消滅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國!”父親被深深觸動,感到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完全不同于國民黨軍隊,是真正抗日救國的。所有這些經歷,都對他思想的轉變產生了深刻影響。
金星:延安讓父親改變了信仰
金茂岳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博士。
  金茂岳(1906—1987),山東泰安人,抗戰時期到達延安。1949年隨黨中央進北京,接管北平醫院,先后任婦產科主任、醫務主任及業務副院長。1952年任中直二院和北京平安醫院院長,1958年任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1972年任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1983年離休。
  結識白求恩大夫
  父親到延安后不久,1938年春天,白求恩大夫也來到了延安,因為工作關系與父親很快熟悉起來。白求恩對病人極其認真負責,查房時把所有情況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然后再診斷。在陪同他查房的過程中,父親一邊做翻譯,一邊學習他的臨床經驗。
  一次,蕭勁光司令員的孩子因扁桃腺肥大引起了關節炎,父親檢查后認為必須摘除扁桃腺,但考慮到自己不是耳鼻喉科大夫,醫院里也沒有相關器械,所以決定請白求恩來做手術,因為他是外科大夫,應該有專門的器械。
  第二天,白求恩做手術時,父親在場觀摩。只見護士給孩子做了麻醉,白求恩用開口器把病人的嘴一撐,用紗布把舌頭一拉,刀子兩邊一劃,用手指把扁桃腺摳了出來。前后不過兩三分鐘。孩子清醒過來起身就走了,什么事也沒有。
  父親說:“白大夫,我還以為你會帶著耳鼻喉科的器械做手術呢。”白求恩用手指著頭說:“金大夫你看,有了這個(大腦)和這個(手)就行了。有了這個(大腦)去想一想,去解決問題嘛!有了這個(手),還有比它們更好的器械嗎?一個大夫只要想到病人,想給病人解決問題,就會費盡腦子去想辦法。”
  父親深受啟發,不僅按照白求恩的辦法學會了做扁桃腺摘除術,還自己設計了摘除扁桃腺的小勺。白求恩后來犧牲在抗日戰場上,但他的思想一直激勵著父親:一切為病人著想,就會動腦筋去想辦法。
  中央醫院的奇跡
  由于受到國民黨反動派嚴密的封鎖,延安的物質條件極端艱苦,醫療設備短缺、藥品極度匱乏,消炎藥、輸液設備、高壓消毒鍋等都沒有。
  當時陜北的生育率很高,每家都是七個、八個的生,但很多沒能活下來,因為都是土辦法接生:沒有產房就到柴房里生,身子底下墊的是草木灰或沙子;剪臍帶用農家剪刀,甚至用碎瓷片;產婦的營養也跟不上,只能喝點小米湯……各種問題導致嬰兒死亡率達到60%以上,婦女感染、得病的也特別多。
  在這種困境中,中央醫院建立起來了。1939年11月7日,醫院舉辦了成立儀式。醫護人員把汽油桶打造成便盆;用沙漏當秒表用;用舊紗布做成墊子,使用完再清洗消毒;注射器針頭用一次打磨一次,有的針頭甚至被磨去了一半,實在不能用了才扔掉。
金星:延安讓父親改變了信仰
1939 年11月,中央醫院成立,毛主席題寫院名。
  婦產科最大的困難是沒有檢查床,父親就設計了一個架子,做檢查時,用架子把產婦的腿支起來。就連產床、手術臺也是他們自己設計,請木工師傅做的。
  如此簡陋的條件下,中央醫院在延安接生了3800多個孩子。這是有據可查的數字,但不是全部。父親說本來一共有6個接生登記本,撤離延安時只帶出來4個。據此推算,那段時間在延安出生的孩子總數應該有四五千人。
  當時中國的產婦死亡率是每千人死亡15人。中央醫院婦產科在1940—1941年期間共收治產婦565人,死亡2人,死亡率0.36%;1942—1943年收治產婦893人,無一死亡。此外,中央醫院產后染菌率是1.2%,同期北京協和醫院是4.8%。以延安當時的物質條件和醫療條件來說,可以說是醫學奇跡。
  延安的老百姓發現在中央醫院生孩子,生一個活一個,于是來住院的產婦一年比一年多。有位老鄉之前生了三胎都沒保住孩子,生第四胎時來了中央醫院,孩子活了。于是她所在的小山村之后相繼來了5名產婦,每個人最后都笑嘻嘻地抱了一個胖娃娃回去。
  在沒有輸液設備、沒有抗菌素的條件下實施手術是要擔風險的,所以父親對消毒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醫護人員把切割、止血、縫合、打結的基本功練好,使傷口一期愈合。父親做闌尾手術時,小切口僅能伸進兩個指頭摸到闌尾,用止血鉗把盲腸鉤出來,切除闌尾后重新放入腹腔。他做剖腹產手術時的切口也很小。這都是從病人利益出發,為病人健康著想。
  據統計,從1939年9月到1946年6月,中央醫院共收治病人1.3876萬人次、接生嬰兒3814人、小兒科收治病人1704人次,治愈率達96%—99%。

左圖:金茂岳在婦產科門診工作。

中上圖:中央醫院婦產科醫護人員合影。中下圖:中央醫院嬰兒室。
右圖:在前線做手術的白求恩。
  “努力救人事業”
  1940年之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三位領導人先后為父親題過詞。毛主席的題詞是“努力救人事業”,朱總司令的題詞是“不但醫人,還要醫國”,周副主席的題詞是“為邊區衛生工作創新紀元”。

毛主席給金茂岳的題字“努力救人事業”。
  毛主席對父親說,醫生工作是治病救人,共產主義是解放全人類,二者都是救人的革命事業。他勉勵父親把本職工作和中國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一個革命的醫務工作者的最高理想。毛主席的教誨讓父親銘記一輩子。
  1940年4月,23醫療隊接到紅十字會大隊的命令,換防到老河口第五戰區,要離開延安了。父親經過思想斗爭,毅然決定脫離紅十字會,留在延安。
  毛主席曾經說:“改造世界觀非常重要!有了堅定的政治立場,才能安心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才不致在暴風雨中迷失方向。”父親的世界觀也經歷了轉變。剛到延安時,他經常把圣經拿出來誦讀,這本書還被毛主席借去看過,可能是作為哲學資料。后來,為了提高中央醫院醫生們的政治理論水平,毛主席讓哲學家艾思奇當組長,組織大家學習《大眾哲學》。
  父親有一個小筆記本,記錄了當時上課的內容,里面寫著“物質決定意識——唯物論”。對于今天的我們,這是一個常識,但對當時的父親來說卻是全新的觀點,他開始接觸和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在經歷了脫胎換骨的革命教育后,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革。
  1942年3月28日,父親在中央醫院接到一個電話,是中央組織部陳云部長打來的,請他過去一趟。父親以為陳云同志生病了,馬上背著藥箱、騎上馬去了,沒想到陳云要跟他談的是另外一件事——入黨。
  經過一番談話,父親表示愿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不怕犧牲。他也談到自己是回族,陳云同志說,這只是生活習慣不同,和加入黨組織并不矛盾。談完話,陳云打電話請來了中央醫院黨支部的石昌杰書記和蘇愛吾同志。他們來到中央組織部干部處張凱處長的辦公室,父親看見了掛在墻上的鮮紅黨旗,就在這里宣誓入黨了。陳云說:“茂岳同志已經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的正式黨員。但暫時不公開,是秘密黨員。”這是父親終身難忘的一天。

1942年3月,金茂岳留影。
  自豪是個“延安娃”
  因為父親的經歷,我成了一名“延安娃”(在延安出生的孩子),這是讓我一輩子都感到自豪的事。回想起小時候的生活,真是特別艱苦,現在的人都想象不出來。小小的土窯洞里,碩大的老鼠特別多,我印象里有一尺多長,很多孩子都被咬過,甚至有被咬掉鼻子的,我手上現在還有一串老鼠的牙印。
  后來魯藝的一位美術老師想了個辦法,把畫板鉆了4個洞,用裹腿的帶子和木楔子把畫板楔到土墻上,出門的時候把孩子放到畫板里、掛起來。這個辦法流傳開后,大家給它起了名字叫畫板搖籃。
  再說吃。延安吃的大多是小米、洋芋、南瓜。如果媽媽有奶水,孩子就是最幸福的。我印象中的一種美食叫列寧餅干,其實就是鍋巴。有一次,我聞見食堂又有列寧餅干的香味了,就拿著小碗到鍋臺邊等,后來大師傅鏟了一大塊給我,當時覺得好吃得不得了。
  還有穿。延安實行供給制,給大人發的是八路軍軍裝,一般兩三年發一次。有了新衣服之后,大人就把舊衣服改改,給孩子穿。這時候就考驗媽媽們的手藝了。如果媽媽會做衣服,孩子就穿得比較整齊,有的媽媽是學生出身,或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出身,不會針線活兒,孩子就穿得破破爛爛的。我媽媽是農村出來的,用靛藍布給我做過一件小夾克,當年穿出去可漂亮、可驕傲了,我一直保存到今天。
  至于出行,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馬或者驢,絕大多數情況都是走路。哪怕是產婦到中央醫院生孩子,也是自己走著去,導致在路上早產的、小產的特別多。
  長大后,我也成了一名醫生,父親“一切為病人著想”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在臨床工作中做一名好醫生。退休后,我先后訪問在延安工作和生活過的老前輩300多人,征集到2000多個“延安娃”的信息,收集老照片千余張,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撰寫了《親歷延安歲月:延安中央醫院的往事》一書。
  我今年整整80歲了,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感到延安精神的可貴,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父輩的信仰和追求。中央醫院的故事、延安的故事都不應該被忘記,我們的父輩付出畢生精力去奮斗、犧牲的事業,在今天依然值得一代代中國人傳承和發揚。(金星 口述 本刊記者 尹潔 采訪整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s乱码|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 男和女一起怼怼怼30分钟|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猛少妇色xxxxx|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官网| 成年人网站黄色| 作者不详不要…用力呢|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欧美午夜春性猛交xxxx|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麻豆一二三四区乱码| 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久久人妻夜夜做天天爽|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麻豆高清区在线|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