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成都中歐班列市場采購貿易專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由新疆霍爾果斯出境,預計10余天后抵達波蘭馬拉舍維奇,隨即分撥發往德國、匈牙利等歐洲國家。
此次專列滿載著來自隆昌的50個集裝箱,包括家紡、服裝、日用百貨等快消品,采用“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申報出口,總貨值約4000萬元,是四川省首個成都以外市州通過中歐班列開展的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的專列。
隆昌自古就是國內家紡生產加工銷售的集散地,夏布是享譽國內外的傳統優勢產品,入列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上世紀80年初,化纖產品普及使用,原從事傳統夏布生產的眾多加工銷售企業向化纖家紡轉型。隨著隆昌家紡產業迅猛發展,對國際貿易的需求日趨強烈。
“由于是個體商戶,不具備外貿資質和外貿能力,出口利潤雖然高些,但無法涉足。”隆昌市輕紡加工業協會負責人表示。現在,機會來了,隨著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開通以及成都中歐班列帶來的貿易便利化,給了經營小商品生意的商戶一個機會。“現在將產品在市場采購模式下通過成都中歐班列出口,是按大類簡化報關,且出口商品增值稅免征不退,加上運輸效率的保障,大幅降低了出口產品成本和門檻。”
據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譚小偉介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在經國家商務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采購的、單票報關單商品貨值15萬美元(含15萬美元)以下、并在采購地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具有拼箱組柜、簡化申報、通關便利及稅收政策支持等特點。
“前期根據市場主體自身需求,針對市場主體反映的出口通道、專列定制等方面的需求,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和公司,保證了此次成都中歐班列貿易采購班列的順利發運。”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琨介紹道:“我們充分發揮成都國際鐵路港區域帶動作用,協同全省全市開放型產業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成都國際鐵路港提供全程供應鏈解決服務,有效地縮短運輸時間、提高貨流效率,讓國際貿易更加高效便捷。”
今年6月在隆昌召開的全省外貿新業態現場會上,四川省商務廳指導發布了市場采購貿易“市場平臺+市(州)產業”合作機制,明確了數據返還方式和路徑,為市(州)企業主體參與市場采購貿易提供了可靠路徑,對“四川造”產品走出去意義重大,為全國首創。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具有低門檻、便利化通關、免征增值稅等優勢,通過這一方式出口,可以讓更多市場商戶便捷地參與國際貿易,快速走向國際市場。”四川省商務廳電商處相關負責人說:“以前隆昌大部分商家主要是以內貿為主,現在有了成都到歐洲的市場采購專列以后,許多商戶發現了新的商機。推行市場采購貿易,還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搭建了共享式的商貿流通、供需對接的外易平臺,有效激發了那些‘不敢不懂不會’做外貿的中小微企業活力,打開了小商品走向國際的大門。”
成都國際鐵路港搭建起了中東歐地區與四川省國際貿易的新橋梁,正成為促進中歐經貿往來的新引擎。在2019年,成都中歐班列就服務于成都國際商貿城,開行了首班市場采購貿易專列。此次隆昌市場采購貿易專列標志著成都國際鐵路港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又一次實現“買全川,賣全球”。成都國際鐵路港助力四川優化國際貿易形式和升級現代物流服務,依托成都中歐班列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系,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供應鏈綜合解決中心,實現以通道服務開放、帶動貿易、集聚產業、深化合作,為四川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了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