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安河夜景
那是最遙遠的燈,穿過黎明的長街,穿過寒夜擁抱靈魂;那是最近旁的燈,柔軟匆忙的腳步聲,在晚風的河畔,走回家的路;那是最明亮的燈,縈繞在希望的田野,星星之火點燃滿天星辰……
一盞暖燈,一束微光。一首《為我留燈》溫情地唱出了溫江通過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為市民打造“身邊的圖書館”,人人樂享高品質生活的城市初心。2022年2月1日,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在溫江城區的江安河畔,全區第一家留燈書屋“異己”亮燈開張。從此,一盞盞24小時不滅的燈火相繼在素有“金溫江”之稱的魚鳧大地點亮。

仙境花園留燈書屋
一年多來,溫江在全區9個鎮(街道),建起了18處留燈書屋。這18處留燈書屋,就像寒夜里一盞盞柔軟的燈光,照亮了夜行人的歸途,慰藉了無數人的心田,更如一個個無風無雨、溫暖如春的港灣,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無論多晚,這里為我留燈。”秉持這一善念,溫江的留燈書屋建在濱河綠道、金邊銀角綠地、閑置空房等處,既方便了市民閱讀,又提升了城市品質。從籌劃、取名、建設到裝飾,都反復考量,精心打磨,讓每一個書屋均成為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

“視閾”留燈書屋
精心建設的一個個留燈書屋,還利用大數據平臺,設置了智能化身份認證、自助借還等系統,實現了智慧化管理;創新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營運,實現了運維平衡。一場場的讀書分享沙龍、暢想談論會、靜音聽書會等活動,讓溫江這座心安之城更具魅力。
短短一年多時間,留燈書屋共上新圖書34480本,接待閱讀者3萬多人次,流動圖書21028本。閱讀有溫情,城市有味道。這18個留燈書屋,將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送到了群眾身邊,把黨和政府的為民承諾落到了實處。2023年1月,留燈書屋榮獲成都市“人民閱卷·十大市民點贊項目”第一名。

“智閱”留燈書屋
善念潤善心,如同浩蕩的春風,吹到溫江的每個角落,吹進了每個人心田,溫暖了人心,提升了城市的人文魅力。
2022年度的“感恩·溫江”十大人物,描繪了魚鳧大地上善行與感恩交織的優美畫卷。還有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善行,猶如千萬條涓涓細流,匯成滔滔大河,凝聚為“共擔共享、人城共進”的磅礴力量。
善行致遠,新發展理念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流經溫江的金馬河被溫江人譽為“父親河”,一度因非法采砂、排污等人為破壞,生態環境逐漸惡化,一些“犄角旮旯”成為環境治理的盲區。
溫江全面推行河長制,推動新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落地落實。沿金馬河打造的“北林綠道”,串連起沿途各鎮村,有選擇地在部分節點,建設了極具消費潛力的運動休閑消費帶。一條大河的生態“回歸”,勾勒出永恒發展的新圖景,帶動了都市農業、醫美康養、文創旅游等業態的蓬勃發展。通過新建、整治堤防,建設攔河閘,實施河道清淤疏浚,同步種植水生植物,江安河水質明顯改善,防洪標準提升到百年一遇,水環境承載能力全面增強。沿河建設的江安拾光“水生態+新夜景+公園城市”亮人眼目,成為市民夜游、賞景、休閑的最佳去處。圍繞文廟打造的國潮文化街區入選國家住建部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營造出“天府樣、溫江味”的濃郁氛圍,被央視新聞特別報道。
溫江在全國首創“提醒服務”,從市民和企業的角度出發,視“訴求”為“要求”,推動政府職能由“重管理向重服務”轉變、區域競爭力由“政策讓渡向營商環境”轉變、干部服務理念由“甲方思維向乙方思維”轉變,以改革創新精神持續深化主動服務、減化服務、增值服務,向社會公開承諾“提醒為開始、辦成才結束”,全面梳理44個部門641項服務事項,編制了3張提醒服務清單、梳理4類提醒事項、采取5種提示方式、提供6種辦成渠道,開展從“提醒”到“辦結”的全周期服務,以服務品牌增強城市吸引力,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提醒服務”作為溫江的一張獨特名片,在全省復制推廣。連續兩年,溫江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稱號。
溫江還強化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為實體經濟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撐。僅去年就引進默克生物、新加坡豐樹等產業化項目239個、總投資589億元。創新項目促建“縱橫”責任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創新重大項目計劃生成管理機制,探索設立項目前期工作促進中心、項目包裝技術支持公司,推動包裝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2022年新增入庫重點項目302個、總投資1319億元。
發展永無止境。溫江堅定不移推進內外開放,在更高能級、更廣范圍、更深層次上尋找參照系,在合作競爭中實現優勢互補、彼此成就,不斷增強城市發展新動能。與廣州市南沙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構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與重慶市巴南區合作,“雙向賦能、合作共贏”,共建生物醫藥高地,成渝地區雙層經濟圈建設聯系更緊密,成果更豐碩;與成都高新區、郫都區共建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入選成都首批“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
從內向發力到外向拓展,溫江善行致遠的腳步更加豪邁,一個個善舉回應市民新期盼、反映時代新追求。
創新開放是興城之舉,產業興旺是立城之基,共同托起溫江發展的希望。面向未來,溫江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遵循產業畫像“姓溫”,產業選擇“有據”,打造醫藥健康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現代都市農業3個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的地標產業,以及培育裝備制造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印務輕紡產業、現代商務產業、文體旅游產業、數字經濟產業6個具有強勁支撐和發展前景的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構建起“姓溫有據”的“3+6”現代化產業體系,筑牢溫江產業高質量發展根基;全面提高創新能力,營造鼓勵創新、崇尚創業、激發創造的良好環境,以高質量創新創業創造燃起希望之光;全面擴大開放,在內涵式開放中匯聚發展合力,在外延式開放中獲得前進助力,以開放拓展希望之路,形成創新開放驅動、融合集約集聚發展新格局。
南城北林的空間格局、得天獨厚的林水資源,既是溫江的靈秀之魂,也是城市的魅力之源,共同構筑了溫江的公園城市本底。面向未來,溫江繼續堅持生態立城,以南城北林,構建人與自然極致相處、都市風采與田園風光和諧演繹的城鄉形態,讓田園與林盤相依、流水與城市相伴,塑造“雪峰遙峙、江水環流、煙火慢城”的市井之美,成就最具田園詩意的現代化城市。
建設人民城市,宜居是根本、文化是特質、治理是關鍵,這些共同構成了城市最溫暖的底色。面向未來,溫江堅持城為民建,牢固樹立共擔共享的治理理念,突出傳承度、現代性、創新力,建設舒適宜居、文化繁榮、公正有序、和諧安寧的美好家園,讓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們心安故土。
半城煙火半城林,一曲江安述古今。“那是我心里的燈,鮮花盛開的山野、詩和遠方正慢慢成真!”留燈書屋那一盞盞善念之燈,照亮書屋,照暖人心。
更多精彩盡在《環球人物 · 溫江 一座為你留燈的城市》特刊線上版,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