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環球原創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2023-07-25 14:30:48 來源:環球人物網 作者:蔡曉慧 唐青蔚
大號 中號 小號
開放式的玻璃櫥窗后,幾臺智能烹飪機器人有條不紊,承擔廚師、分菜員、收銀員等多項工作,450名員工只需排隊十幾分鐘便能吃到分量有保障、味道香噴噴的中餐……這是成都醫學城園區內的成都海科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員工食堂的場景,餐飲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現實。
這套在西南地區領先的智慧餐廚系統,就是海科的代表性作品。深耕溫江20余年,海科完成了從造“大炒鍋”這樣的單一產品,到打造單體智慧餐飲設備、食品工廠智能化生產線的蝶變。為設備注入“靈魂”,是海科人的浪漫;為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是海科人肩上的責任。浪漫與責任之下,海科已是溫江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的重要成員。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海科智慧餐廚場景
深耕技術,讓制造變“智造”
古往今來,技術變革始終是推動產業結構演變的重要力量。對海科來說,技術演進是發展的核心。
背靠員工食堂的三層現代化生產車間,詮釋著海科所有的夢想與努力。一樓的自動化生產線,機器轉個不停,源源不斷為二樓和三樓的生產線輸送切割好的配件,在技術人員嚴謹周密的組裝下,一個個客戶定制的食品裝備落地新生。
“當前公司已助力超2000家企業順利投產5000余條生產線。”海科副總經理劉陽杰介紹,當這些生產線進入客戶的工廠,便會成為火鍋底料、醬料、中式醬鹵肉、醬腌菜制作的一把好手。而讓整條生產線具備生命力的,是海科自創的軟件系統。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火鍋底料智能生產線
“我們花了近4年時間進行軟件開發和整體設定,讓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在每個環節各司其職,形成良性互動。這些機器人可當操作工、運輸工、監測工,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
聊起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劉陽杰總是滔滔不絕。這背后的底氣,是110余人的技術團隊,人員總數幾乎占了全體員工的1/4。
海科要將每年5%以上的營收投入到這支團隊,給了他們不斷壯大的有力支撐。“除了不斷激發內生動力,我們還長期與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西華大學、四川省食品發酵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技術科研合作。”劉陽杰說,在技術的不斷精進下,近3年來,海科交付40余項超千萬級項目,使用超過500余臺機器人(含AGV機器人),幫助多家知名企業打造了智能數字化工廠,帶有“大腦”的生產線高效運轉,成為食品制造行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成都醫學城A區
深耕技術,讓制造變“智造”,海科用自身實踐交出了滿意答卷。放眼溫江,技術創新的腳步,也正愈發加緊。自溫江把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納入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后,區內創新平臺林立,建有航天烽火、百裕科技、百利藥業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成都印鈔、雷迪波爾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飛亞航空、恒芯科技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家。此外,企業上云、用云和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2022年,11家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在溫江煥然新生,成為先進制造行業的新引擎。
截至2022年,溫江區共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0家,海科位列其中。“專精特新”,代表的是一家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及新穎化,于海科人而言,這樣的理念貫徹始終。在海科,大家心中都有個心照不宣的事實:公司資金總感覺“不夠用”,因為一有營收,董事長就會拿去繼續搞技術研發。堅守至今,所獲UL認證、CE認證等國際認證以及國家專利400余項,是海科最引以為傲的成績單。
多方合力,打造“王牌”產品
很多人不知道,“科技感”滿滿的海科,是靠一口“大炒鍋”起家的,用術語說,就是生產大鍋、大灶、大儲存倉等供食品生產使用的單一產品。
上世紀90年代,溫江引入了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等諸多食品制造企業,土生土長的溫江人鄭友林,看到了在家鄉大展拳腳的機遇。2002年,他一手創辦起海科機械設備廠,10余人的創業團隊,在700余平方米的工廠里,為上游食品制造企業輸送產品,播下的創業之種,隨著當地食品制造業資源的不斷豐富,也逐漸生根發芽。
進入21世紀,隨著食品行業飛速發展,大鍋大灶已不能滿足其發展需求,自動化生產線的打造勢在必行。鄭友林再次抓住時代機遇,在2006年注冊成立公司,海科應運而生,隨之新生的,還有從單一產品打造向全流程生產線打造轉移的創新理念。同年,海科成立研發部,開始技術創新之路。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海科公司內景
努力終有回報,在一項項技術成果落地的滋養中,2015年,海科銷售額破億,那時,與海科同命運、共奮斗的每一位員工,都高興壞了。
但海科向上向前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止,助力中國食品制造業向數字化、標準化集體轉型,是其下一個目標。為此,海科開展了跨界取經,劉陽杰介紹道:“食藥、化工、汽車等行業的智慧化改造,早于食品制造業,所以我們將它們的關鍵技術和生產統籌能力進行了學習和嫁接,結合海科在食品工藝裝備的技術基底,成功把工業機器人引入食品制造業各個環節中,通過軟件下指令,傳輸帶進行有機串聯,實現了整條生產線智慧化。”
海科闊步前行的路上,政策也一路相隨。“就去年來說,各項政策支持達200余萬元,為我們的技術創新帶來了更多底氣。”海科董事長助理高瞻說。
如今,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餐廚、智慧工廠、央廚預制菜調理等創新技術服務,都已是海科的王牌,助力食品行業全面邁向工業4.0時代。在不斷向數智化靠攏的探索中,海科“食品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名號在行業內越來越響。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海科數字化智能炒菜系統
與海科同樣有獲得感的企業,在溫江還有很多。近年來,溫江以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為中心,致力于當好企業發展“店小二”,對“專精特新”企業持續給予政策、金融支持,并在產業上下游對接、用能、用地等方面第一時間為企業紓困解難,優質的服務讓企業把這里當成“放心港”。
一直關注、支持海科成長的溫江區新經濟和科技局的工作人員,也深深為企業根植本土、致力科研的精神所感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不斷匹配政策和資金,助力企業不斷走向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
進“圈”強“鏈”,創寫城市未來
在海科員工食堂玻璃櫥窗上方,有一條長長的屏幕,其中左側所寫的“至少有一半中國人嘗過海科制造的味道”格外引人注目,右側琳瑯滿目的合作品牌耳熟能詳,有無窮、海天、海底撈、申唐、名揚……與各大品牌的深度合作,讓海科的身影隨品牌的渠道網絡走入千家萬戶。
在消費者的舌尖得到滿足的同時,借助海科技術力量實現長足發展的企業同樣喜不自勝。
著眼溫江,當前共有20余家食品企業的生產線是由海科研發定制。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味食品)是其中的典型。作為擁有“好人家”“大紅袍”等暢銷全國品牌的復合調味料生產企業,2022年5月,海科為其定制的智慧工廠正式投產。
在天味食品的智慧工廠中,你可以看見自助配料的機器人、均勻慢熬的智能炒料系統、儲存運輸產品的智能倉儲系統……從生產過程到包裝、清洗,全部實現智能化。劉陽杰介紹,在全流程自動化制造和100%數字化管控的基礎上,他們從根本上解決了食品安全、產品品質、風味穩定等行業痛點,“不僅如此,智慧工廠的建成幫助天味食品至少節約了80%的人力成本,實現年產值超20億元。”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工業機器人助力生產更高效
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萬平方米的智慧工廠,是海科的另一杰作。在產銷協同、智能排產、原料追溯的技術加持下,每天,多達82噸復合調味品在這里生產打包,被銷往全國各地。與此同時,車間員工的工作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告別了高溫、油煙等問題的困擾。
作為“幕后推手”,海科深知,這一切既是成績,也是責任。“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前進,不斷推動產業的數智化。”劉陽杰以馬拉松來比喻這段旅程,“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的前提下,很多時候是一個人默默地在前面跑,雖然很疲憊,但只要咬牙堅持,一定能夠到達勝利的終點。”
如今,海科這名馬拉松選手,通過擴大產能、持續提高設備科技含量,不斷為推動溫江綠色食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年初,溫江食品產業迎來好消息:2022年規上工業企業稅收4.75億元,成為全區工業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支柱產業。
創新風頭勁,因時而動,借勢向上,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海科一步步向前的足跡,也印證著溫江以創新為驅動,不斷推動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優質路徑。
溫江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的這則故事,正在區內更多的“圈”與“鏈”中上演。
2022年,溫江印發《溫江區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明確主動融入成都都市農業和綠色食品、醫藥健康、人工智能、新消費產業等產業生態圈,圍繞創新藥、高端診療、高端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現代種業、綠色食品、活力新潮消費、運動休閑消費、文化旅游消費等重點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關鍵技術重點發力。
隨著方案的“指揮棒”舞起,聚焦產業建圈強鏈,溫江積極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大會戰、招商引智大會戰等工作,竭力引導優質項目、人才資源、創新要素向重點產業鏈加速匯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深度融合,探索產業生態與創新生態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在營商環境不斷優沃的土壤上,溫江區內像海科一樣踴躍創新企業,如“吃掉噪音”的正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成都古河云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生物有機肥精準改造土壤的四川中農潤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正乘風而上,不斷轉型升級,追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趨勢,夯實可持續發展基底。
近日,《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2023年工作要點》印發,提出加快構建“鏈主企業+公共平臺+產業基金+領軍人才+中介機構”產業生態體系,大力培育“上規、上榜、上云、上市”創新型企業集群。
“施工圖”已部署,溫江蓄勢待發。
溫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至5月,已成功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6家,已組織46家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組織16家企業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接下來,將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強鏈”“補鏈”開展梯度培育,形成鏈主龍頭企業引領、鏈屬企業配套協同的發展生態。并切實加強對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監測分析,提升服務質效,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總體發展質量,引領重點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城市想要高質量發展,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是必然選擇。進“圈”強“鏈”,溫江正拾階而上,跑出激情、跑出加速度,創寫城市美好的未來。
相關報道:
  溫江,一座為你留燈的城市《《《點擊閱讀
  希望溫江——
更多精彩盡在《環球人物 · 溫江 一座為你留燈的城市》特刊線上版,點擊閱讀↓↓↓
溫江,一座為你留燈的城市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狠狠干视频网站|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 好吊妞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 免费看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国产视频你懂的| 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久久婷婷|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裴远之的原型人物是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777|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久久久久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