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普京(左一)和葉夫梅諾夫(右二)等人一起觀摩俄海軍黑海艦隊和北方艦隊在黑海舉行的導彈射擊聯合演習。
尼古拉·葉夫梅諾夫,1962年生于莫斯科,畢業于蘇聯海軍潛艇導航學院,1987年至1991年在核潛艇上任電子導航指揮官。1995年至1997年在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進修。后在俄海軍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任艇長、參謀長、副司令等職,其間在俄軍參謀學院進修。2012年任北方艦隊副司令,2016年任司令,2017年升海軍上將,2019年5月任俄海軍總司令。
5月9日,莫斯科紅場軍車轟鳴。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6周年的閱兵式正在舉行。1.2萬人組成的閱兵方陣,展示了從導彈到坦克的191件武器。76架直升機和各型戰機從紅場上空呼嘯而過。俄羅斯總統普京滿意地注視著三軍隊伍,說閱兵“太棒了”。他在致辭時表示,勝利日“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俄羅斯神圣的日子”,弦外有音地批評那些“實施侵略計劃、反猶太主義和仇俄情緒的人”,說他們“不容寬恕和辯解”。
在閱兵式的海軍方陣里,出現了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學員和北方艦隊海軍陸戰隊員。這兩支隊伍都與俄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海軍上將有點關系。他曾就讀于庫茲涅佐夫學院,也當過北方艦隊司令。就在閱兵式前兩天,他主持了“喀山”號多用途核潛艇入列俄海軍的儀式。該型潛艇的研發從蘇聯時代就已開始,因裝備了高超音速導彈而被視為俄羅斯的最強攻擊核潛艇。正如葉夫梅諾夫在潛艇入列儀式上所說:“喀山”號將能加強俄羅斯的國防能力。

庫茲涅佐夫元帥,俄海軍學院以其名字命名。
“核潛艇就是俄海軍的發展重點”
核潛艇分為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前者也叫彈道導彈核潛艇,攜帶射程遠、威力大的戰略核導彈,是國家核威懾力的一部分。攻擊核潛艇則負責保護戰略核潛艇,并執行反艦、反潛、對陸攻擊等戰術任務。俄羅斯的“北風之神”屬于戰略核潛艇,而“喀山”號則是攻擊核潛艇。
據俄國防部消息,“喀山”號是俄首艘855M型“白蠟樹—M”級(改進型號)核潛艇。白蠟樹產于俄羅斯,韌性強,耐腐蝕,冷兵器時代常被用來制作長矛。以此命名“喀山”號俄第四代攻擊核潛艇,與美國的“宙斯盾”艦載防空、反導系統恰成戰場“矛與盾”的對照。早在1993年,“白蠟樹”級潛艇首艦“北德文斯克”號就已開工建造,但因經費緊張等原因而一度被擱置,直到2014年才正式交付軍隊。雖說該潛艇的入列加強了俄海軍水下力量及防御能力,但畢竟拖了二十多年,它的某些設計原則和功能終究還是過了時。俄軍方決定啟動進階版本,這才有了如今的“喀山”號。
“喀山”號主要打擊武器包括魚雷、“口徑”巡航導彈、“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外界傳聞已久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普京曾自豪地透露這種導彈的關鍵性能指標:飛行速度可達9馬赫(時速超過1萬公里),射程超過1000公里,可由水面艦艇和潛艇搭載和發射,能極大壓縮攔截窗口和反應時間,大幅提升導彈突防能力。“喀山”號原定于2019年交付,但因為測試未完成而推遲到2020年,后又推遲到2021年。2020年11月30日,“喀山”號曾在白海海域試射一枚“鋯石”導彈,成功命中目標。俄機械制造科研生產聯合體總經理、總設計師列昂諾夫表示,俄方正在研制一系列新的高超音速系統。他說,俄在制定高超音速計劃后,在技術上已無人能敵。
冷戰時期的蘇聯,曾擁有一支以核潛艇為核心的龐大海軍,建成了史上最強核動力水下艦隊,維護著自己的戰略利益。蘇聯潛艇技術,尤其是在水下速度和核反應堆方面的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繼承了蘇聯海軍遺產的俄海軍,如今也在重拾潛艇戰略。俄媒曾援引葉夫梅諾夫的話報道,核潛艇就是俄海軍的發展重點。

左圖:2020年7月26日,普京(中)和葉夫梅諾夫(左一)參加俄羅斯海軍紀念日閱兵式。
右圖 :2020年6月12日,“ 克尼亞茲·弗拉基米爾”號核潛艇入列儀式上,葉夫梅諾夫(前排右一)將俄羅斯海軍軍旗交給核潛艇司令官。
重回大洋邁出新的一步
有軍事專家認為,“喀山”號等新一代核潛艇的部署,意味著俄羅斯重回大洋邁出了新的一步。
就在“喀山”號蓄勢待發的同時,俄海軍還有不少“大動作”——“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號、“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彼爾姆”號、“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分別于2014、2015、2016、2017年開工。2019年4月,“北德文斯克”號在沒離開碼頭的情況下,發射了一枚“口徑”巡航導彈。這是俄核潛艇首次直接從基地發射巡航導彈,能大大縮短潛艇戰斗準備時間。同年12月,“新西伯利亞”號核潛艇下水。
去年,俄海軍先后接收了約40艘各級別艦船。葉夫梅諾夫強調,這表明俄羅斯正在有效實施軍事造船計劃。有軍事觀察者認為,俄海軍正進入發展快車道,向外界表明了其恢復海上強國地位的決心與實力。有消息稱,如不出意外,2025年前將有7艘“白蠟樹”級核潛艇入列俄海軍,其中6艘為改進型885M。這將是俄海軍對抗戰略對手的重要力量。
但葉夫梅諾夫顯然沒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按計劃,老式的949A型和971型核潛艇不會立刻退出歷史舞臺,其維修和現代化升級仍將繼續進行。他在接受《紅星報》采訪時表示:“我可以充滿信心地說,這些潛艇將擁有新型武器和技術裝備,會提高潛艇在當前環境中執行任務的效率。”他還披露了多功能核潛艇將換裝哪些新武器,比如用于殺傷地面目標的巡航導彈“口徑”、反艦導彈“縞瑪瑙”,并透露“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測試進展情況。
今年4月,葉夫梅諾夫稱,俄海軍計劃2021年接收多艘新潛艇,到年底前潛艇數量將達80艘。在此基礎上,俄將提升潛艇集群作戰能力,并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普京當月發表國情咨文時宣布,“鋯石”導彈近期進入戰斗值班。“至2024年,部隊中的現代化武器和裝備比重將接近76%,而在三位一體核力量中,現代化武器的比重今年可超過88%。”

左圖:2019年7月,葉夫梅諾夫(中)出席第九屆國際海軍博覽會。
右圖:“喀山”號多用途核潛艇。
俄羅斯的“潛艇人”
葉夫梅諾夫當海軍總司令,最大的本錢或許也是他對潛艇的熟悉。
1962年,葉夫梅諾夫出生在莫斯科。那一年發生了兩件事。第一是蘇聯首艘核潛艇K—3進行了嚴酷的測試,在北冰洋冰下航行并兩次通過北極點,還浮出冰面、豎起了蘇聯國旗。由于冰窟窿的尺寸只是略大于潛艇的尺寸,成功上浮顯示出船員高超的控制技術。后來,潛艇官兵都受到了表彰。
第二件事則是蘇聯海軍實施的“卡馬行動”。當時正值古巴導彈危機。當年9月,北方艦隊奉命派出4艘常規潛艇秘密潛入加勒比海,去對付美國海軍。然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對海軍建設并不熱衷,甚至認為海軍終將會被核武器取代。蘇聯放棄若干海外基地,1957年海軍人數從約60萬人減至不足50萬人,375艘軍艦退役。這樣做的結果是海軍常規力量不足。當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擺出強硬姿態時,赫魯曉夫退縮了,“卡馬行動”以失敗告終。面對美國的海上封鎖,蘇聯拿不出有效的反制手段,貨船和潛艇被迫接受美國盤查。在壓力下,蘇聯被迫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導彈。
這段歷史對葉夫梅諾夫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人們不得而知。不過,59年后的今天,俄羅斯核潛艇在其指揮下又在北極“浮出冰面”。今年3月,葉夫梅諾夫向普京匯報,3艘俄核潛艇在北極演習期間首次同時從冰下浮出水面,潛艇之間的最大距離為300米。當時,俄羅斯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白熊—2021”的北極綜合考察活動,該演習是考察活動一部分。俄方動用了約200件武器和特種裝備,但以核潛艇破冰而出的畫面最為震撼。海軍前總參謀長克拉夫琴科海軍上將說,3艘核潛艇同一時間在北極破冰上浮,顯示俄潛艇部隊能在保持最大隱蔽性的同時齊射多枚彈道導彈。
葉夫梅諾夫和潛艇打了一輩子交道。他曾在列寧共青團高等海軍潛水領航學校學習,1987年,25歲的他成為蘇軍太平洋艦隊核潛艇導航單元電子導航部門的指揮官。此時,蘇聯時代接近尾聲,核潛艇更大,也更舒適了,安裝了桑拿間、泳池、休息室等設施。蘇聯解體后,葉夫梅諾夫繼續在海軍工作。1995年,他去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進修了兩年。這所創建于1827年的海軍學院位于圣彼得堡,是俄海軍的最高學府,主要培養海軍少校和海軍中校級的指揮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這一時期,俄羅斯在葉利欽領導之下,經濟困難,軍力衰退。北方機械制造公司作為俄唯一能造核潛艇的企業,也面臨資金困難。但它仍設計了噪音更低、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第四代核潛艇。
葉夫梅諾夫作為海軍高級將領的重要時期,是在普京執政時代度過的。完成軍校進修后,葉夫梅諾夫先是在太平洋艦隊擔任潛艇部隊艇長、參謀長、副司令等職。后來,他被調往北方艦隊擔任副司令。2017年,他晉升為海軍上將。2019年5月,葉夫梅諾夫開始掌舵整個俄羅斯海軍。

2021年3月26日,俄3艘核潛艇在北極海域同時“浮出冰面”,這在俄海軍歷史上尚屬首次。圖為潛艇上浮時的俯瞰照。
上臺伊始大搞軍演
普京時代先后有過6位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是第一位“60后”。他的潛艇專業背景和北方艦隊司令的履歷,都引人矚目。
俄海軍有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和黑海艦隊四支艦隊,以北方艦隊實力最強。今年1月,北方艦隊正式成為獨立軍事行政單位,成為與俄羅斯西部、南部、中部和東部軍區平級的第五軍區,享有跨軍種和戰略地區指揮的權限。有軍事觀察家認為,普京重用年富力強的葉夫梅諾夫,并持續加大對北方艦隊的投入力度,加速部署針對北極海域的海底“大殺器”,是為應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日益升級的北極地區爭奪戰。
升任海軍總司令后不久,葉夫梅諾夫就在波羅的海舉行的“海洋之盾—2019”大規模軍演中擔任演習總指揮。當時俄軍方共出動近70艘艦艇、58架軍機和1萬余人的兵力,就規模而言遠超上一年度。更令外界玩味的是那次軍演開始時間——8月1日,次日便是《中導條約》(冷戰期間美蘇簽訂的各自銷毀中程導彈的公約)失效的起始日期。有分析認為,葉夫梅諾夫率領的俄海軍選在那個時間點舉行大規模軍演,就是通過軍事力量展示強硬態度,展現出對波羅的海海域的控制力及在本國周邊地區甚至是更遠地區強大的對敵即時反制能力。
上任以來,葉夫梅諾夫按照俄《2018—2027國家軍備計劃》,不斷擴充俄海軍實力。按計劃,俄海軍將在2027年前接收180艘新型艦艇。
俄海軍的不斷升級引起了西方媒體的注意。《商業內幕》此前刊文稱,俄擁有一支不斷壯大的現代化海軍,對北約武裝力量構成威脅。文章稱,與北約國家海軍相比,俄海軍的同類艦船尺寸雖小,但依然打造出自己的優勢,讓其真正力量隱藏在水下。例如,俄海軍艦隊擁有59艘潛艇,其中包括12艘攜帶彈道導彈的戰略核潛艇,及9艘攜帶巡航導彈的攻擊核潛艇。
2019年圣誕節,“新西伯利亞”號核潛艇下水,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稱其為“俄羅斯送給西方最可怕的圣誕禮物”。這次“喀山”號選在5月9日俄羅斯勝利日前兩天正式入列服役,或許是葉夫梅諾夫指揮下的俄海軍在含蓄地向對手展示“殺手锏”。畢竟,這種能夠悄無聲息地接近對手、可發射無法阻擋的高速導彈的“大洋刺客”,是誰都得忌憚三分的。( 楊禮旗 本刊記者 馮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