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成溫邛高速,幾分鐘就來到了崇州市白頭鎮五星村B區入口。一個幾人高的銀色蝸牛造型戶外裝置矗立在綠油油的稻田里,十分打眼。
為什么是蝸牛?“因為蝸牛爬得慢,和我們村的產業特色相呼應。我們發展鄉村旅游,就是希望把城里人吸引過來,在這里享受慢生活。”五星村黨支部書記高志偉說。
和慢生活相對應的,是這里的快發展。2012年,產業結構單一、交通落后的五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800元左右,低于崇州全市平均水平;2021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210元,比崇州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1888元。
“快”“慢”之間,五星村是如何蛻變的?
蛻變序曲,基礎建設走在前
2013年,五星村被列入成都市的相對貧困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五星村在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王紀的帶領下,開始了一場新村建設行動。“從一開始,我們就為將來發展景區埋下了伏筆,要求一個房間建一個衛生間。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覺得浪費了空間。現在搞民宿,才真正理解了當初設計的初衷。”王紀說。
五星村建起了A、B、C3個農民集中居住區,村民們搬進了白墻黛瓦的新式川西民居,生活環境大幅提升。
在新村建設的同時,還加大了一縱一橫的崇王路、白香路的建設,五星村與崇州城區的距離從過去的五六千米縮短到了兩三千米,全村的交通條件由此大為改善。
房子建好了、道路修通了,還得有好的產業,才能留住人。五星村決心把發展鄉村休閑旅游作為突破口。
2013年,崇州開始舉辦自駕賞花節,位于賞花路線上的五星村因此受益。但賞花節一過,游客就少了。此時的五星村就像一個外表光鮮、內里空虛的“紙老虎”,沒有多少活力。良好的愿望要變為現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思路不寬、經營不活、沒有人氣……大家伙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紛紛出主意想辦法,通過種種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
五星村,究竟需要來一次什么樣的變革呢?
回鄉創業,開弓沒有回頭箭
五星村的變化,讓每次回鄉探親的高志偉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高志偉是土生土長的五星村人。在高志偉的記憶里,五星村是貧困村,產業單一,就業機會少。高中讀了不到一年,高志偉就踏上了外出務工的道路。在成都打工的日子里,他當過送貨員、搬運工、銷售員,還在文殊院做過小配電生意,養過雞鴨,管過后勤……
一路走來,有難以言說的艱辛,但這些艱辛并沒有壓垮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高志偉。正是這幾年的磨練,提升了高志偉的能力,好像沒有啥能難倒他的,熟悉他的人們給他贈送了個“教授”的雅號。憑借個人的不懈努力,高志偉從一名打工仔成長為仁和集團物業分公司的總經理。
2015年春節,高志偉回鄉后發現,村里僅有的幾家農家樂還停留在傳統層面,生意冷清。思想不轉變,就是再好的房子、再寬的馬路,都是枉然。春節過后,鎮上領導到成都辦事,順便去看望高志偉,想讓他回來建設家鄉。
高志偉不好當面拒絕,但也沒有同意。后來,鎮領導又幾次到成都看望高志偉,堅定了他回鄉創業的信心。回鄉后的高志偉,在白頭鎮崇王路與稻鄉旅游環線的十字路口,租了一排舊廠房和農房,開了“一滿”田園餐廳和民宿。經過高志偉一番操作,昔日的土雞變成了鳳凰。后來,高志偉還開了“一滿”田園火鍋店。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小院,窗明幾凈的小樓,高高挑起的紅瓦屋檐,里面能吃飯、能品茶,還可以觀賞田園風光。高志偉的田園餐廳每月的營業收入達到了70萬元,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還帶動了本地群眾就業。許多在外打拼的村民也跟著回來了。陸陸續續,許多村民開起了民宿和餐廳。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會去找高志偉“取經”。
發展產業,打造田園旅游綜合體
2018年,高志偉高票當選為五星村黨支部書記,他把家從成都搬回了村里。他利用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認為必須抓產業發展,以此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回來,解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
在高志偉的影響和帶動下,黨員和村干部們帶頭抓發展,開起了稻香時光等民宿,村民們也跟著開民宿、餐飲、攝影基地等等,形成了一個田園旅游綜合體。
蝸牛時光的老板胥鳳一直在阿壩開旅館,聽說高志偉回鄉了,便放棄了阿壩的生意,回到五星村開民宿,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劉永峰投資1000多萬元,在五星村建設了成都城鄉融合發展學院。星期一到星期四專門搞培訓,住宿、吃飯都由村上組織村民成立的百間好房民宿俱樂部負責,解決了一些民宿空置的問題。
為引導村民發展好旅游業,五星村十分注意對細節的把控。民宿的風貌設計、搭建比例、綠化空間等都有嚴格的要求,要審批過了才能建;凡是從事旅游業的村民,必須繳納一筆誠信金,如果在經營過程中出現欺詐、惡性競爭等,誠信金的返還就會受到影響。
榿木河濕地公園建成開園、天府國際慢城項目落地、稻鄉旅游環線開工建設,吸引了許多成都市民前來打卡。對于五星村來說,是發展旅游業的絕佳機會。看到希望的村民們,紛紛報名搞旅游。現在,全村做鄉村旅游的有115戶,正在申報的還有80多戶。同時,還有600多名外來人口在五星村創業、居住。
五星村的人氣越來越旺了。

如今的五星村 (朱志宏 / 攝)
退到二線的原村黨支部書記王紀比當書記時還要忙,每天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王紀最了解五星村的變化,成了最優秀的解說員。
發展鄉村旅游,群眾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五星村的集體經濟也發展壯大了。幾年前,五星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和社會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農業旅游融合發展公司。2020年,公司開發了阿牛農場項目。環線小火車是阿牛農場的一個重要項目,將村里不少旅游資源串聯起來。
靠近小火車出發點,有一個正在建設的田園劇場。這個劇場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資本共同打造,未來游客可以在這里欣賞小型的劇場表演、看電影等。
高志偉還利用在外務工和創業積累的資源,相繼促成了五星村與成都市武侯區玉林北路社區的“聯姻”,與天府國際慢城的“牽手”,與崇州市新階層人士的“聯誼”,與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共建等。
五星村的明天會越來越好。